隨著下游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紡織企業對紗線棉結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而紗線棉結又大多產生于梳棉工序,因此如何降低梳棉棉結,已經成為許多紡織企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期一線交流,我們就梳棉蓋板反轉、錫林刺輥速比、合理配置梳棉隔距等方面介紹一線企業的生產經驗。
方法一
蓋板反轉加強分梳
對生條結雜短絨改善作用明顯
□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何遠方
在紗線的評級過程中,棉結雜質的多少一直以來就受到客戶的重視,因此,控制棉結雜質成為紗廠工作的重中之重。降低棉結雜質的關鍵在梳棉,它既是棉結易產生的環節,也是消除棉結的有效工序。如何減少棉結與雜質一直是梳理研究過程中的重點問題之一,很多人對此進行多方面的研究。
我們從錫林速度的變化對生條結雜短絨的影響方面進行了研究可看出,不管錫林轉速取什么值,生條結雜短絨都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水平。能做到這種水平的生條,主要是因為FA224梳棉機采用的是蓋板反轉。蓋板反轉是相對于錫林的回轉方向而言,蓋板反轉增強了梳棉機的分梳強度,使纖維束經過錫林蓋板工作區后呈單纖維狀態的幾率大大提高,對棉結的松解剔除效果較好,同時蓋板反轉保證了蓋板進入錫林蓋板工作區時處于清潔無充塞狀態下與錫林針尖進行分梳,這更有利于去除雜質和短絨。
電子棉結粒數隨著錫林轉速的提高而出現明顯減少,電子雜質粒數也有減少的趨勢;短絨方面,不管是根數占比,還是重量占比,都呈現了隨著錫林轉速的提高而有所降低的規律。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錫林、刺輥轉速提高后,單位時間內針齒對纖維的作用齒數增加,針面對纖維的分梳作用加強,纖維被分梳伸直的幾率增大,從而棉結粒數和雜質出現了減少趨勢;錫林速度提高后,錫林和蓋板間的作用力也有所提高,短絨更容易被蓋板帶走,因此,生條中的短絨也有降低的趨勢。此外,錫林轉速與生條質量呈正相關。即錫林轉速提高后,生條中棉結/雜質會降低,短絨會減少,生條質量得到改善。
方法二
合理配置錫林刺輥速比
速比為2.14時生條棉結最少
□ 山西格芙蘭紡織有限公司 翟展利 張拴愛
隨著紡織品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特細號高密織物日益受到人們青睞。我們公司近年來開發的CJ4.2 tex、CJ4.9 tex和CJ5.8 tex等純棉特細號高密織物經濟效益可觀,產量也逐年增加。但在生產中發現紗線棉結較多,不僅影響織機效率,造成阻緯增加,而且影響特細號高密織物質量,用戶反饋時有發生。為有效降低純棉特細號紗的棉結,我們對FA201B型梳棉機的錫林速度、刺輥速度及錫林刺輥速比進行調整,在同配棉、同品種的條件下,通過多次對比試驗,發現當錫林轉速為360r/min、刺輥轉速為869r/min,錫林與刺輥的速比為2.14時,生條的棉結最少,生條的綜合質量最佳。
降低特細號紗半制品棉結,尤其是梳棉生條棉結是提高成紗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研究錫林速度、刺輥速度及錫林刺輥速比對生條棉結的影響,我們在FA 201B型梳棉機上進行了同配棉、同品種的專項試驗,優化了工藝參數,并合理搭配各部件針布。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錫林線速度為1337m/min還是為1458m/min,梳棉生條棉結均隨錫林刺輥速比的增大而減少,同時錫林線速度為1458m/min時,棉結減少的效果更好。
在試驗棉結時我們還關注了生條雜質、生條短絨率和生條條干隨速度和速比發生的變化。試驗發現,當錫林刺輥速比由1.99調整為2.14后,生條棉結、雜質、短絨率和條干CV均有所好轉。但當錫林刺輥速比由1.99調整為2.40后,生條雜質增加,條干CV值惡化。
總體來說,當錫林轉速為360r/min,刺輥轉速為869r/min,錫林刺輥速比為2.14時梳棉生條棉結較少,梳棉生條綜合質量最優。這主要是因為刺輥速度過快,不一定能顯著提高分梳度,且易損傷纖維,增加生條短絨,造成條干惡化。通過合理選擇錫林刺輥速度,所紡特細號紗織出的棉布布面棉結和疵點合格率為3.5%,遠低于國標14%的水平,布面質量明顯改觀,受到用戶好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方法三
合理選擇梳棉梳理工藝
盡量減少彎鉤纖維,有效控制棉結產生
□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彭孝蓉
研究表明,棉網上棉結的多少基本上決定了成紗的棉結數。梳棉生條中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后道并條、粗紗和細紗牽伸過程中棉結的生成。因此, 如何減少棉網棉結數,提高梳棉機的分梳效果非常關鍵。
棉結的存在對紗線評等影響較大,正確配置梳理工藝,特別是梳棉工序的工藝參數,能減少棉結的生成。加強錫林對刺輥的剝取作用、增大錫林和刺輥的線速比可以避免纖維在轉移不順利時產生棉結。為了更好實現梳理作用,首先,針布號數和梳理隔距應與纖維束的大小相適應;其次完成預梳理作用的機件應適當降低針布號數及增大梳理隔距,為主梳理機件做好準備工作。錫林蓋板區域是主梳理工作區,應盡可能提高速度、減小隔距, 完成強分梳作用。
纖維從錫林向道夫轉移是典型的頭慢尾快運動,易使纖維頭部產生彎鉤, 造成纖維在后部工序互相糾纏形成棉結。適當加大壓輥與道夫的牽伸倍數,可改善纖維的伸直平行度,使最終成紗棉結得到降低。
針布的狀態是減少成紗棉結的關鍵。磨針或更換了新的針布,都能使成紗棉結迅速下降。我們認為,降低梳棉棉結,需要從合理配棉、加強錫林對刺輥上纖維的剝取作用、合理配置梳理隔距和針布號數、增大壓輥和道夫之間的牽伸作用、保證開松梳理元件針齒鋒利度和光潔度等多方面考慮。(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