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紀仙靜是德棉集團公司三級技師、前紡車間操作員中的佼佼者、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她是技術能手,更是班組里有名的“幫扶能手”,哪里車位難擋,哪里都有她的身影。在工作之余她還經常向其他工友探討技術難題,交流工作經驗,砌磋技藝。
2004年5月,紀仙靜從德棉技校畢業,被分配到前紡車間精梳工序。
進廠后,紀仙靜積極學習、苦練操作技術。她不斷磨練自己,努力從已經成型的操作法中尋求突破,在操作細節上反復琢磨,反復演練。為了一絲一毫的改進,她常常在機臺邊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為了一點一滴的提高,她常常在班后還苦苦地鉆研。她在接頭速度上、質量上狠下功夫,刷新了全省棉條接頭最快速度。
“入廠3個月的時間她就達到優級手水平,成為第一批獨立頂崗上車的員工,同時被吸納為車間種子隊員。”該車間操作技術員曹靜娟說,紀仙靜總是虛心向老師請教操作要領,苦練操作技術,并不斷自我加壓,積極利用班中休息時間和班后業余時間學習。
白慶慧也成了車間里的技術能手,她說:“紀仙靜把自己的經驗無私地教給我,這是我工作中很大的財富。現在我遇見技術難題,還是喜歡去找她,我們不僅是師徒,更是好姐妹。”如今,紀仙靜已經成功帶徒12人,進公司僅兩個月就有了“小師傅”的美譽。
“小批量、多品種”是棉紡行業的市場需要,然而頻繁的品種翻改,給車間的正常供應和質量穩定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只要是工作上的事,她總是那樣認真、細心,從不放過一個小疵點,做到多巡回、多捉疵、多防疵,嚴把產品質量關,主動到實驗室去測試棉條和跟蹤質量,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造成疵點的不良因素。為保證生產供應,紀仙靜時常主動放棄吃飯、休息時間,主動承擔公司急、難、險、重任務。
紀仙靜還積極為企業生產經營獻計獻策。在節支增效等工作中,她同樣積極參與,并努力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提建議、談想法,為加強班組管理和優化生產獻上自己的一份力,并先后有3項建議被車間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