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時興的永恒話題。隨同著“限塑令”的出臺,“無紡布購物袋”由一個并不為人所熟知的“丑惡小鴨”變成了眾所周知的環保“明星”:一方面各大商家大批量的采購、派發,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消耗者帶著它購物。但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等專業機構日前經過《北京晚報》向商家和消耗者發出提示:“無紡布袋”也是塑料制品,長期大量運用生怕將成為繼塑料袋之后的另一個龐大的白色污染源。
無紡布袋也不能降解
“我們應當留意新的替代品能否環保。”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季軍暉博士說,可重復運用的菜籃子和布袋其實是最好的替代方式;不過,由于不便攜帶、作用單一、造價偏高等特性卻限制了它們的運用。于是,造價低廉、便于攜帶的無紡布袋成了最廣泛被接受的替代品。
紙袋比塑料袋能耗更高
季軍暉博士還提示說,一些商家、特地是商場,大量運用紙袋也不可取。由于紙袋雖然能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但在造紙過程中形成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比塑料購物袋更嚴酷。據美國化學協會統計,制造食品雜貨塑料袋所需的原料比紙袋少40%,1磅塑料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比1磅紙生產所需要的能源少91%,與塑料相比,紙袋的制造和運用多發生70%的氣體排放。
可降解塑料袋最環保
據理解,在“限塑令”剛出臺時,就有中科院院士呼吁推行運用可完整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季軍暉博士說,這種塑料袋的生產技術已完整成熟,它能完整生物降解,而且不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但是,其本錢比一般塑料袋高一倍左右。不過,季博士仍表示,應當鼎力推行運用可完整降解塑料購物袋,“只需有了一定的采購量,生產本錢自然會降下來”。
無紡布袋也不能降解
“我們應當留意新的替代品能否環保。”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季軍暉博士說,可重復運用的菜籃子和布袋其實是最好的替代方式;不過,由于不便攜帶、作用單一、造價偏高等特性卻限制了它們的運用。于是,造價低廉、便于攜帶的無紡布袋成了最廣泛被接受的替代品。
但是,“無紡布”并不是布袋,它的原料其實就是塑料,主要包括PP(聚丙烯,占總數的62%)和PE(聚酯,占總數的24%)兩種,它們不只不能降解,而且一旦大量運用還會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形成龐大的消耗。北京商聯會副會長高波也表示,無紡布袋作為過渡產品無可厚非,但是大量運用生怕將成為繼塑料袋之后的另一個龐大的白色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