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中國快遞到底有多快”的微博沖上熱搜,數據顯示我國快遞從發貨到送達平均只要48小時。快遞之所以快,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流水線分揀。重型帆布是一條快遞輸送帶的核心組成部分。在臨海市,一家紡織企業用六年時間專注這一細分市場,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也奠定了業內領先地位。
走進臺州宏躍紡織有限公司位于邵家渡街道的生產車間內,各種機器轟鳴,顯示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六年前的宏躍紡織,還是一家生產普通紡織品的企業,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企業在快遞傳送帶所需要的重型帆布紡織領域打開了一片全新的市場。
臺州宏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戴以興:
我記得是2014年的時候,拿到一塊英國產的布。當時的售價是400塊錢一個平方米。然后我們就感覺這塊布的利潤很高。
重型帆布是快遞輸送帶里的核心材料,生產難度很大。此前,國內市場一直由一家英國公司用德國設備生產的產品壟斷。由于這種德國設備的售價每臺高達170萬元左右,要想打破局面就得首先從設備入手。
臺州宏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戴以興:所以我們買機器自己研發。第一次買的國產設備不行,淘汰掉。第二次買的也是國產的,還是不行。第三次買的意大利的,調試以后仍然不理想,第四次我們換了一個比利時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發,終于試驗成功了。
用一年多時間,嘗試了四種設備,換上變速箱、齒輪箱、后梁等50多種國產零件,最終一臺僅保留了傳件箱和墻板的比利時設備將符合要求的重型帆布生產出來。經過測算,這臺洋“骨架”、中國“芯”的設備只要20多萬,成本僅相當于德國原裝設備的八分之一。
臺州宏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戴以興:價格我們考慮到產量,定為68元一個平方米,打開了這個市場。
成功打破國外市場壟斷的宏躍紡織,當年就拿到了400多萬元的訂單。此后的幾年,宏躍紡織不斷優化設備性能、生產流程,開發新的產品規格。隨著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產品的平均售價也從最初的68元每平米降低到現在的27元每平米。
低價優質的產品,讓宏躍紡織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擴大。今年復工復產初期,月產值就達到三百多萬元,目前已增加到五六百萬元,并且還在持續增長。為了進一步增加產能,前段時間,戴以興又從比利時購買了一臺寬幅達到2.9米的織機,并組織人手進行改裝。
有了這一新設備后,企業不僅能增加了一種達到2.9米寬幅的產品規格,也可以將其裁成1.45米寬幅的兩份產品,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成本也能在原有基礎上再降8%。
據了解,分揀快遞所用的輸送帶屬于消耗品,每隔幾個月就要更換一次。隨著又一個雙十一的臨近的,宏躍紡織也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的時段。
根據預測,202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將突破750億件,快遞行業每天處理的包裹平均達到2億件。而用六年時間,在一個細分市場里,專注做好一件事的戴以興則表示,他持續看好國內快遞行業的發展趨勢,計劃在明年,將企業的年產能從現在的20萬平方米進一步提升到3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