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毛紡行業運行仍然艱難
在經歷了國內疫情的影響,3~4月,海外疫情的蔓延成為毛紡行業恢復生產的主要障礙。結合各項數據和調研來看,紡織服裝消費在此次危機中受沖擊更大,而毛紡行業與毛紡企業相較于紡織業平均水平,所受的影響更深。
一、紗線/針織產品生產恢復快于面料/梭織服裝產品
3、4月份,規上企業毛紗線的生產呈現出復蘇態勢,4月絨線(毛紗線)的月產量環比增長了11%。4月月產量的同比跌幅較3月收窄了6個百分點,較1~2月收窄了28個百分點。1~4月,毛紗線累計產量同比下滑16%,跌幅回調9個百分點。
但是,同期毛織物的生產未見恢復,月產量繼續下滑,4月規上企業毛織物月產量環比下滑了5%。1~4月,毛織物累計產量同比下滑25%,跌幅進一步加深。
毛紗線的生產主要用于針織服裝,毛織物則是梭織服裝的中間產品,從這兩類產品的情況來看,毛紡針織服裝市場的恢復快于梭織服裝市場的恢復。
二、紡織服裝產品消費恢復慢于社會消費的恢復速度
自疫情爆發以來,紡織服裝產品內銷明顯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支出369元,同比下降17.8%,在人均消費支出中占比7.3%,較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1~4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9.0%,較1~3月降幅回調3.2個百分點。為彌補線下門店大量關停的損失,紡織企業普遍加強線上渠道建設。1~4月,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2.0%,較1~3月降幅收窄3.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團體采購毛紡產品也普遍延期3個月以上。
三、3~4月海外疫情蔓延,毛紡產品出口進一步下滑
根據海關1~4月數據,毛紡原料與制品的出口總額22億美元,同比下跌27.7%,同比跌幅較1~2月份國內疫情形勢最嚴重的時期繼續擴大,正如上次預測分析的情況,國際市場停滯對行業的恢復打擊更大。其中,羊毛各類產品出口額同比下滑34%,羊絨各類產品出口額下滑25%,均較1~2月時候的跌幅呈現進一步擴大。
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最終產品出口受到的沖擊超過中間產品。1~4月,毛針織服裝、毛梭織服裝和毛毯出口數量同比分別下跌了34%、35%和26%,但出口價格相對平穩。同期,羊毛條和毛紗線的出口數量同比分別下跌6%和15%,但是出口價格下滑較快,同比分別下跌了27%和16%。人造毛皮同比下跌17%,但出口價格呈現較快上漲。毛織物出口下滑也較快,出口量同比下跌了35%。
從出口地區來看,毛紡的主要消費市場均繼續呈現下滑的態勢。歐盟、美國兩大市場受疫情影響,造成中國對其毛紡產品出口繼續加快下滑,同比分別下跌了34%和36%,均高于平均跌幅水平。其它位于亞洲的主要出口市場則呈現了跌幅收窄,東盟、日本、中國香港和韓國同比分別下滑了24%、20%、37%和20%。
四、毛紡行業運行質效明顯低于紡織業平均水平,毛紡企業面臨壓力更大
1~4月,880家規模以上毛紡織及染整企業中,436家企業呈現虧損,虧損面達47%,較1~2月有所回落,但依然較同期紡織業的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1~4月營業收入總計317億元,同比下滑26.7%,跌幅高于紡織業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行業平均利潤率2%,較紡織業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明顯可見毛紡企業生產經營的難度更大。行業效益指標水平與一季度復工復產調查中企業的判斷也基本一致,3~4月數據與1~2月數據相比未有明顯的好轉。
五、原料消費情況有所恢復
1~4月,羊毛進口量為7.9萬噸,同比下滑了23%,進口單價同比下跌了12%。主要產毛國進口量大部分呈現下滑,其中,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和英國進口羊毛分別下跌了22%、34%、41%和27%,僅南非因2019年度同期口蹄疫進口停滯,造成今年的進口羊毛呈現同比增長,增幅為58%。羊絨原料方面,自4月起,羊絨市場交易有所提升,低位的羊絨價格也略有上漲。整體來看,毛紡原料的消費較中國國內疫情最嚴重的1~2月時已經呈現一定的恢復態勢。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經濟全面重啟面臨挑戰。預計毛紡企業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滑超過20%。回看過去五年,國際毛紡消費市場持續下滑,歐、美、日等重要毛紡最終產品消費國對毛紡最終產品的消費下滑在15%到30%不等,加之原料供應的波動,中國毛紡行業近幾年來一直處于調整和波動期,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水平持續下滑,企業數量持續減少,無法生存或適應形勢的企業被淘汰或退出行業。
在5月20日第89屆國際毛紡大會(網絡遠程會議)市場信息論壇上,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彭燕麗會長作題為《后新冠疫情期,中國毛紡行業的現狀與未來》的發言,回顧了今年以來中國和中國毛紡行業應對新冠疫情的情況。如發言所說,對于毛紡企業,可能是二十世紀來最困難的階段,而這個階段,還將繼續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