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誰也沒有想到,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一場罕見的疫情揭開序幕,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本該歡聚的春節假期變得冷氣和嚴峻。原本新春佳節的喜慶祥和、走親訪友變成了人人自危、宅家戰“疫”。
據行業權威部門數據統計,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對感染疫情對紡織服裝企業影響較大,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分析。
1
疫情對行業發展走勢的影響
非典時期,服裝業周期影響與疫情發展基本上屬于同步的:非典在3和4月最嚴重,5月上旬影響特別嚴重,6月開始減弱,7月逐漸恢復。新冠狀肺炎疫情按照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的分析:大概率情況下,除武漢個別地區,疫情在兩到三個月結束,國家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在這種情況下,2到3月對服裝行業的影響是最嚴重,4月份逐漸恢復,樂觀預計在5到6月恢復正常。
2
疫情對國內服裝消費需求的影響
服裝業屬于日常生活必須品,但是在疫情之下,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講,短期消費者對服裝業的偏好在改變。當前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安全需求是排在最前面的,而且很多人都是在家辦公,少出門逛街,短期內對衣服的保暖和遮體基本需求較高,對審美、炫耀、場景等心理需求在減弱,加上疫情勢必影響消費者的收入,消費預期自然會下降。
疫情結束后,消費一般會有報復性反彈,樂觀分析,服裝消費也會有階段性的上升。畢竟疫情過后,災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消費觀,對健康、審美和品質生活的追求提升。
3
疫情對服裝業周期消費分析
①冬季去庫存消費旺季錯失
按照服裝業消費周期,春節期間是冬季服裝庫存消耗的重點節點,而且庫存就是利潤,就是現金流。疫情促使服裝業錯過了春季的消費旺季,就會產生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降低現金周轉率。保守估計,流通渠道中,2019年冬季庫存比2018年增加10%以上。我們要知道服裝業的凈利潤也就說在10%左右。
②春裝銷售難把握黃金周期
按照服裝銷售規律,春裝一般在年前就會上柜,一般南方1到3月,北方2到4月,對于電商而言,更是多數都在年前已經上架,也就說說春裝在疫情前期就進入庫存。如今疫情的影響,在2到3月,消費者在疫情解除之前,即使實體店開業也沒多少顧客會光顧的。即使疫情解除,消費者的恐慌情緒還會在持續一段時間,這對于春裝只有一個月的黃金消費期同樣是如臨大敵。對電商而言,疫情解除之前,和線下店是同病相憐,如果疫情解除后,線下會有部分轉移到線上,相對日子好過點,但也難把握這個黃金周期。因此,春季庫存同樣增加,只能靠疫情后秋季再賣春季的庫存了。
③夏季服裝消費旺季線上線下反響不同
夏季的核心銷售時間是4到6月,7到8月主要是消耗庫存。按照疫情的周期預測,疫情對線下實體店的夏季銷售在上半場比較弱,下半場會好點,但是經濟下行和階段性消費需求下降,實體店夏季銷售想要很火爆也有難度。
夏季銷售旺季對電商渠道而言比較有利,原本疫情就會影響到顧客轉移到線上購買,加上疫情后消費會有短期的報復性反彈,這對電商是個利好期。
因此,疫情之下,物理空間是隔離的,網絡空間也是相連的,4000多萬人通過直播觀看火神山醫院建設,也就說說疫情是個催化劑,加速網絡直播的關注和使用。疫情過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會進一步被改變和培養,因此,服裝業的消費在傳統線下渠道只能是慢慢恢復,難以大爆發,而電商渠道的服裝業就是一個利好消息,尤其是電商轉型直播帶貨逐漸在培養消費習慣,服裝業會在夏季后半場迎來爆發,我們也相信這將會激發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更加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