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巴黎舉行的Première Vision Paris(巴黎PV面料展)上,由法國時裝設計師協會(以下簡稱“IFM”)和Première Vision共同設立的研究機構將公布一份調研報告。這份報告研究了消費者與可持續時尚之間的關系,調研的市場包括法國、意大利、德國和美國。其結果顯示:價格和款式已不再是人們購買可持續服裝時的主要障礙。
購買可持續服裝及花費情況
調研中,45.8%的法國受訪者表示,2018年他們至少購買了一件可持續時尚商品(來源包括環保品牌、二手零售商或本地生產商)。在德國、意大利和美國,這一比例的受訪者分別達到43.4%、46.7%和55.3%。
以上四個國家的消費者購買一件可持續外衣的平均花費在136歐元~166歐元,內衣花費在95歐元~123歐元,鞋花費在134歐元~191歐元,皮具花費在172歐元~212歐元。對比法國人均一年在服裝上的花費為700歐元,以上數據十分可觀。
在德國和美國(特別突出),可持續服裝的消費量超越了有機美妝產品;但在法國和意大利,可持續服裝的消費還落后于有機食品和有機美妝的消費。
購買可持續服裝的主要障礙
但想要購買可持續服裝的消費者仍然面臨一些障礙,其中,缺乏足夠的信息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各國受訪者中,持有這一觀點的比例分別為:美國61%、法國50.4%、德國42.9%。
在意大利,有59%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面臨的首要障礙是不知道到哪里去購買這類商品,這一因素被其他三國受訪者視為第二大主要障礙。
IFM經濟觀察中心總監Gildas Minvielle認為,消費者找不到在哪里可以買到可持續服裝,說明其供應不足,市場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對比之下,認為價格因素是首要障礙的受訪者比例較小:德國38.9%、法國33.4%、意大利25.5%和美國25.4%。
而款式因素在各國受訪者中的占比僅為8%~19%之間,具體視國家而定。Première Vision SA總經理Gilles Lasbordes認為,這一數據與展會上可持續面料質量不斷提升是一致的。他強調:“現在消費者的觀點是,可持續與漂亮的衣服并不沖突。”
調研發現,僅有22.8%的法國消費者能隨口說出一個銷售可持續服裝的時尚品牌。在其他三國這一比例也不高,德國26.9%、意大利30%、美國30.8%。
此外,在歐洲,僅有19.7%的女性和26.7%的男性受訪者認為,自己獲得了充足的信息;這一比例在美國女性和男性受訪者中的占比分別為23.7%和42.4%。
對可持續時尚的基本認識
問及人們對可持續時尚的基本概念認識,在法國和意大利,分別有41.6%和40.7%的受訪者認為,環保的生產工藝是他們優先考慮的。
美國受訪者認為,首要的考慮因素是面料的種類,持有這一觀點的受訪者比例為41.7%。
30.3%的德國受訪者認為,工人的作業環境是他們最關心的。
有趣的是,四國的受訪者都沒有把商品的產地列為首要考慮因素。
據悉,該調研的完整報告將于9月18日的展會創新論壇環節公布,由IFM研究總監Gildas Minvielle和Thomas Delattre主持演講。
關于Première Vision Paris
巴黎PV面料展是全球時尚專業人士的行業盛會,每年兩次在巴黎Nord Villepinte舉行,持續三天時間(本屆展會于9月17日~19日舉行)。該展覆蓋為時尚供應面料和服務的六大行業,包括:紗線、纖維、皮具、設計、配飾、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