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5日,從海門工業園區社會事業發展局文化部門獲悉,該園區目前正依托疊石橋家紡產業集群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積極創建申報南通市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擬創“疊石橋家紡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疊石橋是家紡的世界,更是家紡的故鄉,家紡產業在疊石橋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疊石橋與家紡的歷史結合是疊石橋人傳承中華刺繡文明的杰出碩果,主要代表有清末狀元、民族實業家張謇、中華刺繡大師沈壽、布商沈敬夫和近代畫家王個移。四大名人為疊石橋家紡文化傳承沿襲,還有代代沈繡傳人將之創新發展,真正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和融會貫通。歷經數十年的積累與沉淀,疊石橋家紡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和明確的文化產業特色,成績顯著,在南通市乃至全省與全國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籌建中的疊石橋家紡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位于江蘇海門工業園區境內,以由中國家紡博物館文化旅游景點與疊石橋家紡購物旅游區為主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為核心。疊石橋家紡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擁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沒有發生違法違規行為,設有江蘇疊石橋市場管委會、并專門籌建了海門疊石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海門市委市政府在疊石橋市場內專門派駐了公安、交警、交管、城管、消防、工商、國稅、地稅、質監、衛生等市直職能部門共計100多人(含協管人員在內),組建了疊石橋綜合管理與服務中心,在疊石橋服務業集聚區形成了區域綜合管理與提供優質服務的有效合力,確保了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示范園區還配套建有十分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務體系與平臺,完全能夠為入區企業提供包括技術、信息、交易、展示、融資中介等各類公共服務,具有基礎性、開放性和公益性特征,并能充分發揮園區的項目及企業孵化功能,尤其近年來,通過組織整合、集成優化各類資源,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礎設施、設備、產業技術、人才培訓、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等方面共享的各類渠道,以期為目標群體的公共需求提供統一的輔助解決方案與相關專業服務,達到減少重復投入、提高資源效率、加強信息共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之目的,主要包括“國際貿易中心、海關監管場所、質量檢測平臺、現代國際物流平臺、版權保護平臺、指數發布平臺、、流行趨勢基地、品牌培育基地、游客服務中心、外來人口管理中心、電子商務平臺、研發設計平臺、專業培訓平臺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先后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為“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被國家工信部評定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另外,海門疊石橋市場采購貿易專題招商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