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棉花公司對2014年美國內衣市場展開了有關購物喜好的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年齡從18歲至70歲的1500名男性和女性,他們主要購買貼身汗衫和文胸等內衣。這次調查基于美國市場的24個主要品牌和零售商的近15000件內衣產品的數據分析而得來。
據報告顯示,63%的受訪者認為購買內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時,76%的受訪者購買內衣的主要目的是以新換舊,70%的受訪者幾乎不改變款式,59%的受訪者從不換牌子,70%的受訪者最經常購買4個內衣品牌。在此情況下,內衣品牌和零售商應該如何刺激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吸引新的消費者?
目前,內衣呈現運動休閑趨勢,且內衣面料質量有所下降,這對品牌和零售商來說是一個可以提高內衣銷售和增加市場份額的機會。相比其他年齡層消費群,80后、90后的消費者對購買內衣更感興趣,并更易于接受新款和不同系列產品。43%的80后、90后消費者認為,他們是第一個購買新產品的消費者,顯著高于消費者平均水平(36%)。
80后、90后消費者期望嘗試新產品和接觸創新性產品,這對于傳統品牌和零售商來說,是一個挑戰。然而,若能應對這個挑戰,品牌一定會有所收獲。80后、90后的消費水平不容小覷,比消費者平均水平高27%,并且80后、90后消費者表示,她們一年內購買內衣5次,是消費者平均水平的2倍。
預測表明,到2020年,80后、90后消費市場將占內衣銷售額1/3,零售商、品牌和新的銷售平臺都可通過與這個消費群體建立關系而受益。80后、90后消費者更愿意選擇擁有實體店鋪或在線專家推薦尺碼的品牌或零售商,并且由品牌或零售商提供有關內衣護理和產品功能特性的介紹。所以提供一項或多項這些貼心服務有可能和3800萬名潛在80后、90后消費者建立忠誠關系。
運動內衣品牌則可趁著運動休閑風,在內衣中注入功能特性,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超過9成消費者認為,她們不僅僅在健身時才穿著運動服裝。因此,在內衣市場中出現運動休閑不足為奇。75%的消費者表示,她們很可能在非運動場合穿運動內衣,這表明消費者正在尋找能滿足她們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內衣。
盡管運動內衣仍是小眾市場,但由于功能性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需求在不斷擴大。根據美國棉花公司2014年內衣評估,零售市場上64%的運動內衣是具有功能特性的,非運動內衣具有功能特性的比例是33%。最易于促進內衣購買的功能特性在于易于打理、延性、防臭和吸濕排汗。而在銷售過程中,31%的內衣賣點是有彈性,只有不到3%的內衣銷售賣點是其功能特性。內衣市場的主要品牌,例如Jockey和Hanes,已開始提供具有吸濕排汗和防臭技術的棉質內衣。增加非運動棉質內衣的功能特性,可幫助品牌突破基礎產品,更好地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中。
向80后、90后消費者推廣并提供具有功能特性的棉質內衣有助于品牌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當然,繼續滿足消費者的主要內衣需求依然是重要的。67%的消費者稱,棉制內衣是她們的首選。
盡管消費者喜愛棉質內衣,零售商和品牌還在用人造纖維取代棉纖維。54%的消費者稱,她們對于人造纖維在內衣中比重增加感到不滿,49%的消費者表示,她們會檢查內衣的成份標識,查看含棉比例。此外,消費者認為棉是最能滿足自身內衣需求的纖維。
多數消費者認為,相比聚酯纖維、人造棉和尼龍質地的內衣,棉質內衣有可持續性、舒適、柔軟、透氣、合身、多功能性、耐穿的特征。消費者認為內衣面料中棉纖維比例下降就等同于內衣質量下降,舒適度、多功能性等方面的欠缺,而這些是促使消費者購買內衣的因素。通過在棉質內衣中注入創新技術,品牌和零售商有機會滿足消費者對舒適和功能的雙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