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對于去年銷售額做到1億元的夢芭莎來說,創始人李曙東和佘欣承更樂意保持創業心態來做女性內衣這門生意。讓手中的產品快速流轉起來,成了這個“小本起家”的內衣B2C品牌的看家本領。
據說國內半邊天一年人均消費1.7- 1.8個胸罩,城市消費群是這個數字的2- 3倍。如此,對于去年銷售額做到1億元的夢芭莎來說,創始人李曙東和佘欣承更樂意保持創業心態來做女性內衣這門生意。讓手中的產品快速流轉起來,成了這個“小本起家”的內衣B2C品牌的看家本領。
夢芭莎創業記
“跟很多B2C品牌創始人的IT業背景出身不同,我們兩個之前的經驗偏向市場、營銷這一方面的。”夢芭莎C EO李曙東說道。
1997年,還是美術學院三年級學生的李曙東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代理貝塔斯曼在華南區的廣告推廣,認識了時任貝塔斯曼總經理的佘欣承。李佘二人一見如故,并曾幾度潛身當時仍是“藍海”的電子商務領域合作創業,但終因團隊或環境因素以失敗告終。
直到2006年,已經“轉會”麥考林負責電子商務拓展的佘欣承,與李曙東再次重商創業大計。此時,麥考林短時間內增長率超30倍的現實讓佘欣承感覺到“電子商務有戲”,具體到銷售的商品品類,兩人也很快就達成共識———內衣。李曙東曾為數個線下的女性內衣品牌做過營銷策劃,了解到珠三角“內衣供應鏈成熟,工藝到家”,此外,在美國維多利亞的秘密、J.Crew等品牌也提供了很好的“傳統轉線上”的樣本。
于是,佘欣承與李曙東創辦了廣州摩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此同時,主銷女性內衣的“夢芭莎”網站正式上線。30萬元的創業資金很快花完,后續的難題接踵而至。
首先是產品的定位。李曙東認為,如果把內衣做成像襯衣那樣的標準化產品,不免會很快與線下品牌“貼身肉搏”,陷入價格戰;但做定制化產品,人群又過于狹窄。“傳統品牌的一般做法都是按照花邊顏色做產品系列的規劃,我們按照體型等要素來做規劃,讓消費者在網站上盡快找到她所需要的產品。”李曙東說。
為此,李曙東按年齡、體型以及職業將目標消費人群細分,“在杯型設計分類分很多,3/4杯、1/2杯、薄杯、厚杯等等,而花邊、花型設計則要與年齡層及職業做匹配。”這一策略帶來的直接好處是,能有效控制成本:產品規劃做得越細,退換貨率就會降到更低的程度,而基于銷售的表現對庫存也能更精準控制。
一番規劃之后,李曙東帶著產品目錄開始輾轉于珠三角的內衣加工廠做采購。由于資金有限,每個品類只有二三十件的采購量,讓代工廠并不情愿為夢芭莎專門貼牌生產。
因此,夢芭莎一開始采取了電子郵購(D M )行業常用的“濕測”方式,即先做小規模采購以作備貨,以滿足盡快發貨的要求不致于破壞顧客體驗。“因為顧客體驗很重要,所以收到電話或者網絡訂單之后希望盡快發貨”。
李曙東之前做過內衣消費者訪談上百場,積累了不少潛在客戶的數據,這成了夢芭莎的第一批D M受眾。“一般來說,郵購模式的新顧客訂購率會是發行數量的2%,但第一次測試效果達到5%以上。”李曙東回憶說。李曙東介紹說,通過不斷將目錄顧客往網站“引流”,目前夢芭莎從原來電話訂購70%的比例扭轉為80%的顧客通過網站下訂單。
通過“濕測”建立的模型以及經驗判斷的不斷修正,夢芭莎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近兩年的運轉之后夢芭莎迎來金沙江和崇德的首輪投資,辦公室從廣州美院的教師樓出租屋搬到明亮的新辦公室,還搭建了一套“很小的物流和系統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