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A&F一直都不缺話題。從性別歧視到種族歧視,現在,他們連胖子也不放過了。這也深深地傷害了美國人民的感情。就有網友對此表示,麥克有這樣的想法雖不無道理,但是這樣講出來顯得“很絕情”。
前段時間,服裝圈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美國知名休閑服飾品牌阿貝克隆比&費奇(Abercrombie&Fitch)的CEO麥克·杰弗瑞斯(MikeJeffries)在一段影片中宣稱,A&F不會賣大尺碼衣服,因為不想讓肥胖的女性穿著自己品牌的服裝。
此言論一經爆出,便引發美國人民一片“騷動”。
美國網友GregKarber當即發起活動,號召網友一起送該品牌二手衣物給游民,改造該品牌,讓它成為流浪漢專屬服飾。
其實,A&F一直都不缺話題。從性別歧視到種族歧視,現在,他們連胖子也不放過了。這也深深地傷害了美國人民的感情。就有網友對此表示,麥克有這樣的想法雖不無道理,但是這樣講出來顯得“很絕情”。
A&F通過傷害胖子博出位,不免有些嘩眾取寵之嫌。但是,換個角度看,在某種程度上,這也體現了A&F對自己的精準定位。
“高富帥”和“白富美”一直都是A&F的目標客戶群,分眾行銷也是A&F堅持的策略,當然也是A&F最大的賣點。對于品牌的目標受眾,麥克·杰弗瑞斯就曾辛辣直言道:“每所學校內都會有兩種族群,一種是受歡迎的年輕人,另一種是不受歡迎的年輕人,我們當然選擇受歡迎的這一群,其他不符合資格的人,就只好被淘汰。我們是淘汰主義者?我們就是。”
至此,傷害和排斥屌絲,尤其是胖屌絲已經成為A&F博取目標受眾好感的重要方式,因為這極大地滿足了品牌目標受眾的虛榮感和優越性。
也許,會有人詫異,A&F這種做法會不會導致胖子們的聯合抵制,進而折損品牌市場銷量?但顯然,A&F更為關注的則是對小眾群體的聚合力,對于其他閑雜人等的感情,他們一點也不在乎。
關注A&F的人應該都知道,A&F販售女性褲子的尺寸最大為10號,而市面上的其他品牌,像H&M會提供到16號、AmericanEagle甚至有18號的尺碼,唯獨A&F拒絕提供大尺碼的女性服裝。正是緣于產品上的高度配合,才讓A&F有了敢于傷害胖子的底氣。傷害就傷害了,你也只能一笑而過,因為A&F已經殘忍到連讓胖子拒絕的機會都沒給。
值得慶幸的是,像A&F這么刁鉆刻薄的品牌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品牌還是秉承顧客至上的態度來開門迎客,畢竟businessisbusiness(生意就是要賺錢)。
但對于那些與品牌定位不符的顧客,眾品牌們還是改造之心不死。猶記得當年LV等奢侈品牌進入中國之時,被中國的暴發戶們當作炫富利器去購買。對此,奢侈品牌免費開設時尚講堂,給眾企業老板傳授品牌歷史和文化內涵。
不知道大牌的故事打沒打動這些富豪們的芳心,但至少他們堅持的理念是沒有錯的:如果對品牌的消費僅僅停留在炫富式的LOGO消費,在這個品牌不斷迭出的時代里,則很容易就被拍死在沙灘上。一個品牌真正的顧客應該是那些同企業文化內涵達到契合的消費者。
但并不是所有的認同都能讓企業高興。
挪威爆炸槍擊案的兇手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AndersBehringBreivik)就堅持要在監獄外穿Lacoste(法國鱷魚)的紅色毛衣,而他在早前也在社交網站上對Lacoste獨訴衷腸:像我這樣高檔次的人應該穿Lacoste的衣服。
對此,Lacoste表示壓力很大。在Lacoste看來,就品牌自身時尚形象的定位來說,布雷維克對他們的堅持簡直是一個“噩夢”。對此,Lacoste的老板也向奧斯陸的警察局請求,不要再讓布雷維克穿他們品牌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