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羊絨羊毛制品是大眾熱銷品,也容易成為不法商販牟利的目標。昨日,武漢市工商局公布江城流通領域的羊絨羊毛制品抽檢結果:僅七成合格,其中,纖維含量作假的羊絨羊毛制品最多。
纖維含量作假行為最多
去年第四季度,武漢市工商局消保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耗時兩個月,專項抽樣檢測全市流通領域羊絨及羊毛制品,如衣衫、褲子和圍巾。共抽樣高中低三檔124個品牌、256批次,不合格79個批次,合格率為69.14%。
本次檢測的不合格羊絨及羊毛制品,主要問題集中在纖維成分及含量、耐汗漬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產品標識等項目上。其中:共有62個批次商品纖維成分及含量不合格。所查問題主要為實測纖維含量與標注值不相符、實測纖維與標注的纖維成分名稱不相符、產品無纖維成分含量標識。
同時,共有32個批次商品色牢度不合格,容易掉色;45個批次商品產品標識不合格。比如有的是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卻標示為B類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
“羊毛羊絨市場水太深,霧里看花,很難說清。”昨日,從事個性定制羊毛羊絨多年的小張告訴記者,不論是個性定制還是在商場購買,最好選擇品牌產品,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目前個性定制羊毛羊絨市場越來越龐大,寫字樓、街邊店鋪都有,消費者要搞清真相,確實不易。
小張介紹,有的店子剛開張時,會注重品質打開市場,但做久之后,或從利潤考慮,所用的絨線材質就會降低,比如羊絨羊毛混紡卻稱為100%純羊絨;有的店鋪是看人打發,對懂行的客人會用正品絨線,而忽悠外行的客人。就算是某些品牌的羊絨衫,質量也會參差不齊。因此,小張建議,買成品最好選擇一流品牌,在大型商場購買;個性化定制,也要注重品牌和口碑;兩者都要索要發票以方便必要時維權。
針對此次檢測結果,武漢市工商局消保局提醒消費者購買羊絨羊毛制品時,莫貪便宜,到正規商場或口碑好的店鋪選購。
選購時要看清標簽標注內容,如:纖維含量、規格、洗滌方法等;用手觸摸羊毛、羊絨衫時,手感應滑糯,試穿合身的毛衫時應無“繃緊”的感覺;觀察羊毛、羊絨衫表面時,毛線應均勻,無斑塊、厚薄均勻;質量較好的羊毛、羊絨衫,表面絨毛豐滿、粗細均勻,手感輕盈、柔軟滑爽,并且具有一定彈性;洗滌時要采用中性洗滌劑,穿著后要及時清洗,平攤晾干,儲存時加放防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