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工商局發布的流通領域戶外服裝質量抽查檢驗結果。此次是吉林省工商局委托吉林市工商局對標稱福建、浙江、北京等地13家企業生產銷售的戶外服裝進行抽查檢驗,共抽取45組樣品有27組不合格,不合格率為60%。
本次抽查檢驗采用GB/T 28863-2012《商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程序具有先驗質量信息的情形》標準,依據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GB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GB/T 4745-2012 《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沾水法》GB/T 12704.1-2009 《紡織品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 第1部分:吸濕法》、GB/T 21655.1-2008《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1部分:單項組合試驗法》、GB/T 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GB/T 21295-2007 《服裝理化性能的技術要求》等及產品所標識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對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和異味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功能性參數不達標,包括:防紫外線性能、透濕性、吸濕性、抗滲水性、防沾水性、速干性等。
2、纖維含量不合格。纖維含量的明示是企業向消費者傳達產品原料成份的最直接的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企業明示的纖維含量了解產品性能,穿著、使用的舒適程度,消費者也可以根據纖維含量來選擇所需要的產品類型,所以纖維含量的不同能夠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取向。
3、色牢度不合格。色牢度是指經過染色的紡織品在加工和服用過程中,紡織品上的染料經各種因素作用(如日曬、水洗、汗浸、摩擦等)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來色澤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