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走在大街上光照強烈,穿上號稱“防曬”“防紫外線”的服裝靠譜嗎?市質監局近期開展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發現,20批次樣品中,16批次產品的檢測結果與國家標準要求或產品明示值不一致,占總數80%。經過20次洗滌后,16批次產品的檢測結果依然如故,不具備防紫外線性能。
防曬服可通過適當的原料選用、合理的物理工藝設計和后整理加工來實現防紫外線的效果,普通服裝基本都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線功能,但當服裝的防紫外線功能得到加強以后,這些號稱“防曬”、“防紫外線”的服裝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注重皮膚防護、皮膚敏感或長期暴露在戶外需要紫外線防護的群體。然而,市場上的防曬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產品并不真正具備相應的防紫外線功能,穿著這些產品容易使需要保護的消費者因防護不當,引起安全風險。
有關部門提醒消費者,選購時不要只關注價格,應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購防紫外線服裝,許多普通服裝也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線性能。相同的服裝,深色的比淺色的防紫外線性能要好,面料厚的比薄的好,面料結構緊密的比疏松的好。購買產品后,不必過于擔心防紫外線性能會隨著洗滌次數增加而減弱。從本次監測結果看,按照產品洗滌標簽進行適當的水洗和干燥都不會對防紫外線性能有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