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武漢質檢所紡織服裝檢驗中心主任張紅燕介紹,服裝的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纖維含量與標識不符:比如有一款家居服,表示棉含量82%,而實測棉含量僅16%,相差太大;有一款衣服的里料標稱是100%的聚酯纖維,而實測聚酯纖維僅95%,還含有5%氨綸但未標識。有些廠家買回的原材料自己都沒檢測就盲目標識,誤導消費者。
抽檢的床上用品包括被子、枕套被套等,不合格項目除纖維含量與標識不符以外,還包括pH值超標、掉色、含有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
張紅燕介紹,人體皮膚呈弱酸性,皮膚接觸pH值超標的床上用品會有刺激感;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禁用的,該染料被布料生產企業或小作坊使用,主要是價格低廉、顏色鮮亮,而環保染料要比它貴幾倍。
而作為消費者該如何辨識呢?張紅燕提醒,一是在正規渠道購買,注意品牌,不要輕信價格太低的物品;二是注意選擇顏色較淺和單一的服裝和床上用品;三是買回的物品要用清水洗一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