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海市工商局對知名電商平臺246個批次包類、服裝、小家電的抽檢結果顯示,94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8.2%。其中,天貓、1號店、京東等知名電商幾乎無一幸免,均有多款產品出現在不合格“榜單”上。
記者整理不合格名單發現,網購商品的不合格率均高于實體店,幾乎成為次品的集散地。上海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小家電的市場抽檢中,不合格率超三成,“網購不合格率明顯高于實體店,廣告宣傳不符的現象也屢有出現。”
在曝光問題中,安全性指標不合格現象頻頻出現。在服裝類抽檢中,除了色牢度、纖維含量和標志等常見的不合格項目外,還出現了甲醛、pH值等安全性指標超標的新情況。例如麥網上銷售的“茵曼”牌褲子,甲醛含量接近國家標準上限的兩倍。
即使商品的官網也并非是質量合格的“保險庫”。此次抽檢發現,在官網32個批次服裝抽檢中,有4家7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1.9%,與去年的8.8%相比明顯飆升。例如,一款在官網售賣的H&M羽絨服,充絨量明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