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新購的被子和枕頭,使用后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最好檢測一下這些產品是否pH值超標。昨日,省質監局發布二季度產品質量國家聯動監督抽查情況報告,在被抽查的11種產品中,絮用纖維制品不合格率最高,達26.67%,其中突出表現在pH值超標和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
絮用纖維制品是指以天然纖維、化學纖維或其加工成的絮片、墊氈等作為填充物、鋪墊物的制品,日常使用較多的如蠶絲被、枕頭、抱枕等。
在這次抽查中,從我省15家企業的15批次產品中發現,一批次蠶絲被和一批次枕頭pH值,兩個批次產品面料和里料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
專家提醒,人體皮膚表面的pH值呈弱酸性,纖維制品的pH值超標,會影響人體皮膚的酸堿環境,引起皮膚過敏等各種疾病。纖維成分含量是紡織產品的主要品質指標,部分經銷企業對標簽標識不重視,甚至對有關標準也不太了解,也有個別不法商家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騙消費者。
此次共抽查295家企業生產的349批次產品,結果還顯示,兒童及嬰幼兒服裝、中密度纖維板、冷軋帶肋鋼筋、復混肥、電力電纜、電線電纜等6類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超過10%。其中,童裝產品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纖維成分含量和縫紉強力(衣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