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兒童服裝甲醛超標、PH值超標等問題頻出。全國各地工商機關更是查出多起不合格童裝,部分地區童裝不合格率甚至達到七成。按照新國標,僅A類服裝可供嬰幼兒穿。28日,記者走訪淄博市場發現,童裝市場魚龍混雜,不少嬰幼兒服裝標簽標注為B類,有的甚至連標簽都沒有。
市民:購嬰幼兒服裝僅摸面料看款式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市民在購買童裝時只是選擇材質比較好的,對商品標簽并不關注。
“平時來買童裝,也只是關注一下是棉的還是絨的,再摸摸面料,看看款式,很少關注標簽上有什么。只要穿著暖和就行,應該問題不大吧。”正在為2歲的女兒買棉衣的王女士說。
記者隨后又問了5位市民,對于標簽和國標,他們都表示不知道,也不知道服裝還分A、B、C三類。
按照新國標,服裝可分為A、B、C三個安全級別,明確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B類產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C類產品技術要求。但后二者如果是嬰幼兒服裝的話,也必須達到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
市場:標簽五花八門,有的甚至沒有
28日,記者走訪了張店義烏小商品城、步行街等附近的多家門店,發現多數嬰幼兒服裝標注為“B類”,有的仍在用2003年的舊國標,有的甚至沒有標簽。經過走訪調查7家童裝店鋪,僅2家售賣的童裝上標有“A類”字樣。
在步行街一家童裝店,童裝上的標簽更是五花八門,“GB18401-2003”“B類(可與皮膚直接接觸)”“GB18401A/B”……據該童裝店店主介紹,有些童裝沒有標簽是因為是外貿服飾,現在在做內銷。
而在張店義烏小商品城,一些在30元至50元左右的童裝基本沒有標簽,而且數量占多數。當問及為何沒有任何標簽時,幾位店主也沒法說清,只是說“都是純棉的,放心穿!
新國標:只有A類服裝可供嬰幼兒穿
從2012年8月1日起,由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起草的修改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全面強制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
與2003年公布的舊版標準相比,新國標中“嬰幼兒服裝”適用的年齡范圍從2周歲擴大到3周歲,而適用的身高尺碼范圍則從原先的8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新的國標還規定,嬰幼兒服裝必須標注上“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2010”等字樣,同時還要標注產品規格(即身高、胸圍等信息)。
一般的服裝當中含有甲醛、酸堿等化學物質,“如果超標的話,對皮膚、眼睛、呼吸道等都會造成傷害!笔新毞涝浩つw科醫生王興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