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濟南市工商局公布本年度第二批流通領域兒童服裝質量抽查檢驗結果,有6個批次的兒童服裝被判定為不合格商品,存在甲醛含量、PH值、纖維含量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等問題。涉及的5家經營單位已被工商機關依法立案調查。
據介紹,為保障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今年6月份以來,濟南市工商局自對全市流通領域兒童服裝質量開展了第二次法定抽查檢驗,涉及的主要問題為甲醛含量、PH值、纖維含量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濟南市工商局已依法對本次抽查檢驗中銷售不合格商品的5家經營者進行立案調查,并責令經營者立即采取警示、召回等措施。同時,該局還召開由經營不合格商品的市場主體參加的商品質量分析會,詳細分析質量不合格的原因,現場審核經營者整改報告,督促經營者嚴把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準入關。
同時,濟南市工商局要求,凡與本次公示不合格商品的商標、型號相同的商品,必須自公示之日起停止銷售,直至采取措施消除危險,并經法定檢驗機構檢驗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可繼續銷售。未對不合格商品采取措施的,工商部門還將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據濟南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甲醛含量是指服裝面料中游離出來的甲醛數量,對皮膚和眼睛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低檔面料生產中,為達到抗皺、抗縮水的目的,往往加入大量含甲醛的染色助劑和樹脂整理劑。如果服裝企業在制衣過程中沒能有效去除,就會導致甲醛超標。而PH值超出皮膚適宜范圍后,對皮膚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引發皮膚炎癥。
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兒童服裝時,盡量選購淺色、全棉及天然纖維為主的面料并保留購買票據、服裝吊牌等以備維權。(宋翠王冰杜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