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廠絲價格大幅上漲調動了浙江蠶農種桑養蠶的積極性,全省春蠶預訂種量大增,這反過來又導致白廠絲價格近期快速回落。據浙江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受去年四季度白廠絲價格上漲影響,今年春蠶種貨俏價揚。
在浙江蠶繭的主要產地,嘉興全市農民春蠶合同訂購量38.88萬張,比去年的合同數增加了24%;湖州市春蠶預訂量為23.19萬張,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5%,其中湖州市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增幅分別為20.4%、29.6%、6.1%和50%。
今年一開春,春蠶種價格大幅上漲,嘉興和湖州蠶種價格均達40元/張以上,比蠶桑站統一訂購價34元/張上漲了18%以上。
去年10月以來,受主產區秋繭病蟲害的影響,秋繭產量大幅度減少,繭質明顯下降,使得繭絲供應偏緊,導致去年底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去年四季度繭絲價格大幅度上漲,在短短幾個月里白廠絲(3A級)每噸價格從23萬元漲至今年2月底的33萬元以上。
但白廠絲價格在今年3月上旬漲至歷史最高點后又快速回落。近期嘉興市白廠絲(3A級)每噸價格從最高點的33萬-34萬元跌至26萬-27萬元,跌幅在22%以上;湖州市每噸價格從35萬元跌至27萬元,跌幅達22.9%。
據浙江省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近期絲價大跌原因有二:
一是前期高絲價抑制需求。前期過高的白廠絲價格極大抑制了真絲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市場生絲實際消耗量有所減少。
二是近期投機商大量拋售庫存。前期在繭絲暴漲行情中投機商的囤積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新產春繭即將上市,浙江省及國內其他主產地春蠶預訂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投機商預計春繭產量增加后市看跌的心理,導致近期大量拋售囤積的蠶繭,使得市場短期內絲貨供應大幅膨脹。
浙江省價格監測中心預測,總體來說目前白廠絲價格仍處于較高價位,由于今年春蠶飼養量大增,若在春蠶生產過程中,不出現病蟲害等意外情況的話,隨著5月中旬春繭上市的臨近,預計繭絲價格仍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