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平穩有序,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488.3億元,同比下降3.7%(折合539億美元,增長4.7%)。”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7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據郭婷婷介紹,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一帶一路”投資合作不斷深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8.6%,占全國對外投資比重提升2個百分點至17.8%。二是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對信息技術業、科研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26.8%、74.2%、98.7%。三是合作水平穩步提升。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397.6億元,增長3.2%。新簽合同額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數404個,增長6%。四是合作共贏充分彰顯。截至上半年,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470億美元,向東道國繳納稅費約6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38萬個就業崗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間投資交流減少,我國上半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下降3.7%。不過,可喜的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保持8.6%的正向增長,說明“一帶一路”沿線投資獲得青睞。此外,信息、科研和交通運輸領域的投資高增長,信息、科研方面的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需求層面,比如在醫藥CRO服務外包方面,我國本身具備產業優勢;二是對國產自主技術需求的提升,通過并購海外科技企業的方式,提升中國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對外投資仍要把安全擺在突出位置,特別是海外投資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經營好境外經貿合作區,全面提升合作共贏發展的能力。同時做好對外投資安全審查,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增強對外投資的合規性審查,降低合規性風險。
盤和林表示,疫情依然是近期對外投資合作最大的不確定性。下半年對外投資應繼續聚焦科技性投資,鼓勵企業通過自我研發突破和引進來兩種方式打造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技術壁壘。
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方面,郭婷婷表示,商務部將按照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要求,繼續做好境外項目和人員疫情防控,加強抗疫國際合作,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優化升級,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新貢獻。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逐步向好,預計我國下半年對外投資額有望實現正增長,并且投資結構仍然保持優化態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仍會保持較高增速,對數字化、科研服務和交通物流等行業投資也會持續發力。此外,隨著復蘇需求逐步增加,對外承包工程需求仍會高漲。”劉向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