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發布《中國貿易便利化年度報告》(2021)。《報告》顯示,本年度中國貿易便利化測評指數得分為77.92(百分制),較上一年度(76.93)小幅上升0.99點,微增1.29%。
該《報告》主要編撰者之一、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認為,近年來,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的有力推動下,海關持續深化改革,“單一窗口”、通關無紙化應用范圍逐步擴大,通關效率不斷提高,口岸收費日趨透明,整體的貿易便利化水平穩步提升。
江小平介紹說,按照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第23條有關各成員應成立“國家貿易便利化委員會”的要求,國務院于2016年4月下發《國務院貿易便利化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國函〔2016〕59號),組建成立中國“國家貿易便利化委員會”。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跨境貿易指標相比,WTO《貿易便利化協定》不僅具有國際法約束性質,其指標要求也更為具體、切實。為此,按照《貿易便利化協定》要求,積極發揮“國家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在政策制度方面的統籌和部署、實施進展的跟蹤與評估、口岸監管機構的協調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十分必要。
江小平認為,《貿易便利化協定》所涉及到的內容絕大部分屬于海關通關事項,關檢融合后,海關的比重更加突出,由中國海關作為“國家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實施主導機構對開展此項工作更加有利。
據了解,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球批準實施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成員共計153個,成員對實施《貿易便利化協定》各條款的承諾比例為66.5%,該協定對于推動貿易便利化和全球一體化所產生的作用將日漸顯現,加快《貿易便利化協定》在我國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