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3日,“第一書記夸家底”直播帶貨公益行來到渦陽縣義門鎮菜園村,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
為脫貧攻堅戰獻智獻力。安徽新媒體集團“皖里有貨”平臺主播高佳和安徽省貿促會駐菜園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隊長楊曉進,在菜園村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向廣大網友推介渦陽苔干核心產區特色農產品“菜園苔干”,
直播活動累計受到32.5萬人次網友的點擊圍觀,16.5萬個點贊,“菜園苔干”秒變“網紅”。
試水“電商扶貧”新路子
今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城鄉居民普遍出現了供給失衡,市民們想要買好的農產品無處尋,田間地頭卻又有大量的農產品難以找到市場,菜園村苔干銷路也受到影響。這么優質的特色農產品壓在手里,賣不出去實在可惜,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心急如焚。當得知直播帶貨見效快,楊曉進積極主動聯系“皖里有貨”直播團隊,將他們請進菜園村,并與團隊認真研究策劃了直播活動。從沒網上賣過貨的楊書記擔心現場出差錯,直播前大量查閱苔干資料,反復練習網絡推介語言,精心挑選了原產地特級品質苔干上鏡。面對鏡頭,楊曉進賣力地介紹著“菜園苔干”的歷史、特色、營養價值和扶貧故事。“12.8元100g原產地特級苔干還包郵,另贈送100g苔干頭”,粉絲們被本場公益直播活動的誠意優惠所動,紛紛下單。直播活動實現了電商進農村與電商扶貧工作的有機結合,提升了扶貧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拓寬了社會扶貧新渠道,為貧困群眾增收提供了機會。
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直播活動結束后,楊曉進深深地舒了口氣,面對32.5萬人次關注,16.5萬個點贊,超強的帶貨能力和千余條的留言難以置信。他表示,這次直播帶貨活動讓他真正體驗了“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也實實在在地當了一回“新農民”。網友留言“主打真誠牌,推介很到位,直播很成功!也感受到扶貧干部全身心融入到村里的一片真情,萬般操心!”“楊書記談起他們村的苔干是如數家珍,對他幫扶的村愛的深沉!”這些留言充分體現了網友對本次扶貧公益直播活動的支持和關心。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云飛評價“扶貧公益行暢通了農產品的銷路、激發了農業產業活力,有效助力貧困群眾致富增收。”
小小苔干菜,扶貧大支柱
“渦陽苔干”有“天然保健品,植物營養素”的美譽,以其“色澤翠綠、肉質脆嫩、天然清香、味厚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一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周總理曾經風趣地稱之為“響菜”。
小小苔干菜,扶貧大支柱。在脫貧攻堅的征途上,苔干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曾經的盛譽扮演了重要角色。菜園村是安徽省貿促會定點幫扶村,位于渦陽苔干核心產區,種植、加工的歷史久遠。但長期以來,苔菜種植規模小、銷售渠道單一、無龍頭企業帶動等原因,使苔干這個原產地的特色資源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2017年5月工作隊駐村開展幫扶以來,認真開展村情調研,全面了解菜園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致貧的主要原因以及潛在的發展優勢,找準適合村產業發展之路,制定發展以苔干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規劃,通過對豆麥傳統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以苔菜種植、加工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支柱產業,年復種苔菜1000多畝,增加貧困戶收入,提升貧困戶的自身“造血”能力,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為了拓寬苔干銷售渠道,2019年10月,駐村工作隊推薦并協助菜園村博億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參加“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參展收獲豐富,所帶展品現場銷售一空。菜園村還被評選為安徽省十大“一村一品”產業示范村和“農村電商示范村”。
目前,以義門鎮為“渦陽苔干”主產區,輻射到周邊牌坊鎮、新興鎮、陳大鎮、標里鎮、花溝鎮、沙土鎮等地,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總產量2萬噸左右,產值逾3億元,出口創匯1000余萬美元,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往上海、武漢、廣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苔干產業已成為渦陽縣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
消息來源:安徽省貿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