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撾工商合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兩國工商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等利好條件下,加強互補性合作,除了加深基建、房產等領域的合作外,也要積極在農業、旅游業、數字經濟等行業擴展合作。老撾國家工商會理事長Chanthone Sitthixay在會上表示,中老兩國商會、行業協會在增進雙方經貿合作中應進一步發揮橋梁作用,為雙方企業密切合作做好服務。
自古以來,老撾與中國都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特別是近十年來,中老兩國貿易投資合作更是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2019年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在中國與東盟十個國家經貿合作中,中國與老撾的合作十分活躍。據最新統計顯示,2019年1至11月份,中國與東盟十個國家按貿易增速排序,老撾處于前三位,同比增長17.4%;中國從東盟十個國家進口額按增速排序,老撾居第三位,同比增長8.9%;中國向東盟十個國家出口額按增速排序,老撾居第二位,同比增長29.6%。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老經貿關系密切,是兩國領導人引領、政府積極實施、企業看好商機的結果,也彰顯了雙方經貿合作的活力。據了解,目前中企承建老撾的首條高鐵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預計2021年12月建成通車。
“中老雙邊關系當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許寧寧表示,2019年4月,兩國領導人簽署了《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這為中老關系長遠發展提供了指引,開啟了中老關系新時代。隨著該行動計劃落實,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積極成果。近些年來,兩國領導人經常互訪并簽署了涵蓋幾乎所有領域的重要合作文件。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老撾實行的“從內陸國轉變為陸聯國”戰略,為雙方經貿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兩國在互聯互通、能源、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例如,中老鐵路、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和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等重大合作項目,不僅為相關地區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收入,也有利于促進老撾的長期發展。
老撾位于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是東盟中與其他國家接壤最多的國家。在許寧寧看來,中國企業走進老撾,不僅可抓住老撾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商機,而且可借助其區位優勢開發其他東盟國家市場。
據了解,為進一步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老撾政府于2016年底就已修訂了《投資促進法》,并指派各級投資促進和管理部門簡化商業法規和程序,以促進在老撾投資和貿易。
“中國和老撾在社會、文化、經濟特征以及發展戰略上高度匹配,因此合作前景廣闊,也為雙方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投資機會。”許寧寧表示,老撾有著廣闊的經貿發展空間,國內和平,經濟穩定,自然資源豐富,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淡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因此,雙方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領域很多,如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新能源、科技和職業教育。
許寧寧告訴記者,老撾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持歡迎和鼓勵的態度。中國企業在老撾投資農業開發及食品加工、礦產開發、木材加工、旅游開發、日用產品生產、建材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均有商機。而且,老撾的大米、咖啡、香蕉、西瓜等農產品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喜愛。
2020年是中國和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老撾合作正處于上升期,雙方經貿合作大有可為。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