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貿易和數字技術創造了哪些經濟價值?未來,中國經濟中數字出口有何潛在價值?企業如何把握數字貿易機會?近日,在全球化智庫與韓禮士基金會舉行的《數字革命:中國如何在國內外吸引數字貿易機會》報告發布會上,眾專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報告顯示,在如今的中國經濟格局中,數字貿易產生的價值約為3.2萬億元,至203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長超過11倍,達到37萬億元。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表示,現在是一個貿易、金融、人才和數據等參與全球流動的數字時代,中國在數字貿易發展方面很有優勢。
“中國目前面臨著三大機遇,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正不斷擴大開放,不斷推動發展自由貿易;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阿里巴巴研究院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歐陽澄表示。
對于中國的數字出口價值,報告顯示,在2017年,中國的數字出口約為1.6萬億元,躋身中國第二大出口板塊。為了維持并促進這一強勁的發展勢頭,報告建議中國在制定出口市場的戰略時要有跨境數據交換與處理的支持。據估計,如果充分利用數字貿易,中國2030年的數字出口價值將增長207%,達到5萬億元。其中,中國數字化產品類出口價值在2030年將增長可能超過3倍。報告指出,快速擴張的電商出口業務及數字應用程序出口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目前,大約12%的全球商品貿易是由國際電商完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阿里巴巴、亞馬遜、eBay等平臺。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報告,超過32%的中國企業都在從事在線業務。來自eBay的數據表明,使用eBay平臺的中國企業更容易涉及出口業務。
隨著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眾多中小企業受益匪淺。“中小企業過去很難進入國際市場,根本沒有渠道、沒有品牌、沒有能力。”歐陽澄說,而現在的數字平臺直接抵達消費者,將原本只能給大企業提供服務或只能服務于本國企業的情況,變成服務于全球市場、且能夠提供與大企業相同的服務。
Alphabeta項目負責人康斯坦丁·馬蒂斯舉例介紹說,通拓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渠道購買、開發和出售多種類型的產品,出口200個國家和地區。大疆創新利用全球電子商務平臺,迅速地在海外市場拓張,據估算,大疆創新已占據大約70%的全球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數字化服務類出口價值也被預測會增長。報告顯示,進口數字服務是推動非數字板塊出口增長的關鍵。在制造業等傳統行業中,電子郵件、視頻會議、數字文件分享和互聯網語音傳輸協議服務等遠程通信服務和數據處理等進口數字服務能幫助中國企業拓展新的市場。
針對當前中國數字貿易的發展,報告指出,為了完善數字貿易中的關鍵部分——跨境電商,中國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在2018年8月通過了首部電商法,旨在平衡各方的利益和權利,提升這一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報告建議,中國可進一步采取措施,為跨境數據流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中國應確保擁有穩健高效的數據管理框架,采取積極措施。例如,中國可采用APEC隱私框架。另外,報告還建議應盡力減少邊界沖突,通過采取貿易便利化措施,提高低價值小型包裹的清關和投遞效率,減少一些(數字產品)流程和關稅,進一步促進跨境交易。
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彭李輝則認為,每個國家面臨的數字貿易發展情況不同,相應也會有不同的應對之策,因此中國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共同發展的共識。此外,在未來的數字貿易發展中,企業也應對數據分級和保護。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