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停擺!據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13日報道,當地時間12日晚10時,比利時三大工會——勞工總聯盟、基督教工會聯盟和自由工會總聯盟分別下達公告,呼吁各自成員在未來24小時“停止工作”,一場全國性大罷工拉開帷幕。之后的一天,比利時幾乎全面癱瘓。截至記者14日發稿時,比利時交通才逐步恢復,但布魯塞爾機場人滿為患,估計需要一到兩天擁堵狀況才能緩解。
2月13日,比利時好像被摁下“暫停鍵”,幾乎停止了運轉。當天,機場所有航班被取消,空中交通完全癱瘓。醫院只有急診正常營業,其他部門統統關門歇業。很多超市也關門大吉,街上垃圾無人清掃。據了解,罷工活動的支持者總數超過全國總人口的1/3,其影響范圍涉及幾乎所有的行業,包括公共交通系統、港口、衛生部門、郵局、醫院、學校、商業區等。
其中,比利時航空運輸服務所受沖擊最為強烈,該國不僅國內航運全面癱瘓,還干擾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正常運營。比利時副首相兼經濟和就業大臣皮特斯說,這次大罷工給比利時帶來的經濟損失約為9290萬歐元。
《環球時報》記者13日在布魯塞爾看到,許多超市關門,街上的垃圾無人清掃,市內公共交通也幾乎癱瘓,市中心聚集著大量抗議人群。很多人抱怨,大罷工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
比利時鐵路公司發言人表示,當天比利時全國約有一半的列車停運。安特衛普港口關閉。布魯塞爾的城市交通基本癱瘓。地鐵只有1號線還在運行,但頻率遠低于平時。49條公交線路中只有4條仍在運行。奔馳、標致和沃爾沃等知名工業品牌當日處于罷工活動的風口浪尖,一些大型企業遭到抗議雇員的圍堵。有汽車企業無奈表示,6000人的制造大廠當天只有30人來上班,“一臺車也造不出來”。
大罷工還為社會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安全隱患。據該國監獄管理部門表示,不少監獄工作人員對此次罷工響應積極,有的監獄“獄警跑了2/3”,當局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將在押犯人的一切活動嚴格限制在牢房以內,并臨時調撥警察充當“獄卒”。在比利時根特市,一名“路怒族”司機因不滿抗議隊伍故意阻塞道路,直接駕車撞進人群,導致兩人受傷入院,肇事者本人也被逮捕。
比利時的航空運輸13日也陷入全面癱瘓。由于無法確定當天的各機場罷工情況,國家航空交通管制部門取消了全部到港和離港航班,同時對比利時領空進行了嚴格的航空管控——任何經過比利時上空的商業航班飛行高度不得低于8000米,軍用、急救和人道主義援助類飛行器不受這一限制。據悉,比利時最繁忙的空港——布魯塞爾國際機場當日取消了591架次的客運和貨運航班,6萬名旅客的正常出行受到影響。
比利時是西歐地區的重要樞紐,航線連通英國、荷蘭、法國和德國等國家,該國航空運輸的停擺不免影響到鄰國。荷蘭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13日出現大范圍的航班延誤。“今日俄羅斯”新聞網稱,大罷工當日正值北約防長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受罷工影響,一眾北約官員親身體驗了“人在囧途”:他們被迫在比利時周邊國家降落,乘車入境,而在途中還不免邂逅抗議人群和道路封鎖。
《布魯塞爾時報》稱,不滿于近乎停滯的工資增長,比利時工會組織此前與政府及企業代表展開談判。談判期間,雙方就工資最大漲幅問題產生較大分歧:資方認為,2019和2020兩年該國雇員的整體漲薪水平不應超過0.8%,而工會方面則堅持1.5%,雙方均表示沒有任何妥協余地,最終導致談判走向破裂。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13日呼吁勞資雙方重返談判桌,他還對當日出現在工作崗位的人士表達了感謝。然而,工會領袖維特尼爾稱,若之后的談判無法帶來符合預期的結果,工會還會組織更多的罷工。
此次罷工對國家聲譽的影響較之經濟損失更甚。比利時最大的企業協會、多種行業聯盟(AGORIA)負責人表示:“我們給不少大型跨國企業留下的印象是‘比利時總在罷工’。這種不怎么靠譜的國家,似乎不太適合吸引外資。”
消息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