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以“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新生態”為主題的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一同探討工業互聯網如何真正賦能產業,形成新的業態,以及企業應該如何布局工業互聯網。
騰訊工業云總經理李向前表示,工業互聯網它并不是一項新的技術,是各種新的技術這樣一個綜合的應用,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工智能也好,大數據也好,區塊鏈也好,都在工業互聯網有它應用的場景,所以它是各種技術的綜合應用。互聯網公司對工業互聯網的出現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把實體經濟跟互聯網這類的新經濟進行聯結在一起。
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賦能產業新生態?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原電子工業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董云庭表示,第一是制造集約化。第二是制造平臺化。第三是制造服務化,有了工業互聯網以后,制造業的服務化有了明顯的進展。制造業服務化就是線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線下自動實現生產制造。第四是制造業精益化,嚴格上講是把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結合在一起,一定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實現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自主可控。第五個是制造高效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能耗。
“當下國內的工業互聯網發展任重道遠,有以下幾點原因。”董云庭表示,第一,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供給者跟需求者之間,不能實現有效匹配。簡單工藝、簡單流程的企業,不愿意進入工業互聯網平臺;而復雜工藝、復雜流程的企業,可能大多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又不能為它們解決問題。第二,要加快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數量型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就需要讓工業互聯網平臺“站起來”,只有平臺建設者、推廣者和用戶都“站起來”,才能實現雙贏的產業生態。第三,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的敲門磚,中國在這一塊有所欠缺,中國傳感器企業小、散、弱,包括視覺傳感器和聽覺傳感器等生物量傳感器都較為依賴進口。第四,加快研發高質量工業軟件,減少依賴進口。
對此,企業目前在工業互聯網上有何布局?李向前表示,騰訊在打造工業互聯網的時候將關注三個核心能力。第一個能力打造特色。第二數字化能力。第三個能力是圍繞垂直產業鏈去打造,真正形成合力。人工智能應用于實體經濟,在初期一到兩個業務場景的創新上是高投入,但它的價值發揮就是一個“先投入再呈現”的過程。還有就是安全能力,以及在各地開發小程序基地,圍繞小程序去打造移動端的應用。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