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數字化的角逐已經拉開帷幕。企業和社會無疑都在經歷以技術為導向的轉型,而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這一轉型的步伐,推動市場進入轉折點。變革、交付和運營的速度正在將領導者和追隨者區分開來,亞太區的中小企業也不例外。
日前發布的《亞太區中小企業數字化成熟度報告》顯示,大多數中小企業正在努力實現其數字化目標,其中略多于一半的企業處于第二階段,即所稱的“主動觀察” 階段。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仍在被動響應市場變化,且幾乎沒有做出努力進行數字化轉型。
新加坡、日本和新西蘭繼續保持領先,其排名與2019年的調查相比沒有變化。不過,中國內地、中國臺灣和泰國的排名分別超越了韓國、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取得了顯著進步。
2019年,中小企業對亞太區GDP總量的貢獻率為52%,達到15.2萬億美元。中小企業的進一步數字化轉型可能會推動亞太區的GDP增長。
《報告》指出,當下中小企業需要進行重大變革,既要制定適當的戰略,還要進行必要的技術投資。云不僅是數字化的基礎支柱,而且是中小企業的首要技術重點,通過云可以使中小企業根據業務增長快速調配資源。
雖然數字化技術在當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有助于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但考慮到中小企業的規模,許多方面仍然存在限制。在最新的調查中,中小企業提及缺乏數字化技能和技術是其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第二大挑戰。事實上,中小企業在保持競爭力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擁有合適技術和專業知識的合適合作伙伴將有助于克服日益趨緊的資源限制。
中小企業的創業精神以及對創新技術不斷增長的需求,有助于確保他們在2020年保持業務連續性,并在今后加速發展。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