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3月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在全球范圍內對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的沖擊與動蕩之大讓人始料未及。尤其是持續20個月的中美貿易摩擦給中美雙方和全球貿易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了想象。而這前所未有的影響所帶來的 是國際貿易的新變局,且越來越挑戰著既往的國際貿易秩序與結構。
在這個時間段里,不僅中美貿易戰一波三折并逐步升級,而且美國動用“301條款”對數個國家鋼鐵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美墨加簽署替代《北美自由協定》的新的貿易協定,由日本牽頭的11國簽署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生效,歐日、美日簽署新的貿易協定,美歐因飛機補貼而引發的貿易報復箭在弦上……從中我們能夠看到,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三零問題”已經浮出書面,成為重構國際貿易秩序繞不開的問題。
以“三零”為綱領的國際貿易新體系的構建已經成為未來搶占國際貿易秩序制高點的核心訴求。在如何引領和把握以“三零原則”為核心目標的國際貿易新變局的脈動方向與發展趨勢過程中,必須始終高舉多邊主義的大旗。
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強化多邊主義共識,關鍵就是捍衛自由貿易原則。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對國際經濟的沖擊惡果已經顯現。強化多邊主義共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愈發凸顯。
在維護多邊主義和WTO貿易規則體系中,各國必須承擔更大責任。中美貿易摩擦盡早形成第一階段的成果對于妥善平息貿易爭端、為全球經濟帶來正向意義不言而喻!百Q易戰沒有贏家”已成為越來越多全球有識之士的共識。此外,以G20為代表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必須重新審視經濟貿易宏觀政策并強化相互之間的溝通協調,國際貿易新變局在演進過程中始終不能脫離的是“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這兩個基石,必須始終依托于WTO多邊貿易規則體系這個基礎,否則將會對已經處于變動中的國際貿易秩序和結構帶來更多可能致命的沖擊。
多邊主義的核心就是反對少數國家的“自行其是”,要在兼顧各方利益與平衡中讓新興市場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多參與全球治理和多邊規則制定的權利。必須清醒地看到,“三零”原則的主要受益方是工業化國家。對于和工業化國家產業鏈、供應鏈關聯度很低的國家而言,難以從“三零”原則的實施中受益,反而會進一步降低自身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并在國際貿易比較優勢中越發處于劣勢和末端。在“三零”原則受益區域有限的背景下,必須警惕借助FTA談判將其他經濟體排除在外或區別對待,避免重構國際貿易秩序所帶來的負面作用。FTA不能逆WTO,更不能逆全球化,“三零”原則的逐步落實和FTA協定從區域實施到逐步實現規則國際化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唯一正確選擇。
在國際經濟貿易舊秩序面臨消解、新秩序有待重塑的轉折期,堅定地維護多邊主義就能夠排除干擾,用推進經濟一體化的實際行動,對沖逆全球化。正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催生出G20合作機制一樣,在國際貿易新變局的演進過程中,只要秉持多邊主義精神,就能夠歷經世界經濟貿易的陣痛,實現再平衡和新平衡,從而為維護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提供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