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際商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承辦的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2019年度會議在京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在全球貿易中發揮引領作用”。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高燕,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國際商會秘書長約翰·丹頓,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主席、德意志銀行貿易金融部全球總經理丹尼爾·施曼德出席并致詞。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貿易公司的700名代表出席了年會,圍繞全球貿易金融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交流研討。
高燕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化、大調整,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長動能不斷聚集,全國經濟必將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
劉連舸表示,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依舊復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涌動,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給全球的經濟貿易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銀行同業成員應共同努力,推動全球化進程和全球貿易的發展,積極推進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的全球經濟開放機制,助力全球經濟開放,開創新的空間。約翰·丹頓表示,當前中國在全球貿易當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希望中國工商界更多參與國際事務,共同促進全球貿易金融可持續發展。
“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這是一個創新無限、希望無限的時代,也是一個發展嬗變、蓄勢躍升的時代。時代越是向前,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高燕對促進中外企業開展對外經貿交流合作提出三點期望:第一,在各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的今天,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緊密聯系,各國都是全球合作鏈條中的一環,日益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長期以來,中國是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的支持者和經濟實踐者,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希望大家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主渠道地位,反對保護主義,確保既有多邊進程不停頓,已經取得的成果不倒退,推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開放、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第二,發揮銀行委員會作用,促進國際貿易可持續發展。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跨境電商等新模式極大推進了國際貿易發展,與此相適應的是貿易金融從提供貿易結算與融資等基礎服務,提升到融合金融服務、綜合金融服務階段。希望在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協調下,加強與各國監管部門的溝通,推動各國銀行界在貿易金融的實踐、監管和合規、模式和變革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創新,推廣先進銀行的發展經驗,構建有效支持國際貿易運行的框架和規則,提高國際貿易的成交及履約率,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有利的支撐。
第三,適應中國開放大市場,實現中外銀行界互利共贏。中國將為世界各國發展和全球經濟增長創造更大的空間,提供更多的機遇,帶來更多的中國紅利。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階段,自貿試驗區快速發展,中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以企業為中心的綜合化貿易金融服務需求日益旺盛,為中外銀行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希望中外金融從業者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貿易金融和對外擔保業務,為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提供結算和融資服務,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創新服務,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產品服務和經營模式優化升級,在服務中國企業國際化運營的同時,實現銀行界自身價值的提升。
據了解,自1994年中國國際商會牽頭成立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以來,全面加強與國際商會的對接與合作,建成了包括銀行委員會在內的與國際商會組織架構相對應的12個專業委員會。下一步中國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銀行委員會將順應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的新趨勢,帶領50多家成員單位,繼續通過推薦專家提出政策建議、協調國內銀行參與國際商會活動、推廣國際結算規則和慣例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支持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的工作,推動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
消息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