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貶值、經濟增長乏力……昔日的金磚新貴巴西,如今卻被人看衰,出口前景也越來越難以捉摸。
“巴西成了出口保險重災區。”近日,中國信保浙江分公司再一次拉響了出口巴西市場的警報:2015年1-11月,巴西報損金額居于全球前三位,出險率已接近歷史最高。作為新興國家,巴西一直是柯橋企業出口的重要國家,但今年以來,巴西出口違約頻繁,柯橋企業也遭到了不小沖擊。據統計,前11個月,柯橋區企業出口巴西貨物報損金額2432萬元人民幣,其中600萬元以上的案件金額占比高達90%,這意味著巴西大買家、老買家的違約風險正在加大。
訂了近千萬元大單卻無力支付
一家年出口2萬多美元的小微企業,今年上半年通過中間商,成功拿下了巴西面料買家922萬元人民幣的面料訂單。面對這個大訂單,這家小微企業經營者韓先生喜出望外,全力以赴趕制訂單,并在6月和7月出完了全部訂單貨物。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批貨物到達巴西港口后,對方買家卻以各種理由拖欠貨款,最終攤牌:因巴西市場下滑,庫存積壓過多,無力支付貨款,只有等巴西市場好轉后再慢慢還款。
面對突如其來的違約風險,韓先生猶如遭受了晴天霹靂的打擊。幸運的是,該小微企業已納入了柯橋區政府小微企業政府聯保。目前,韓先生正在準備報損資料,打算通過中國信保向買家追討貨款。“如在保單期內發生壞賬,均可以向中國信保紹興辦報損和索賠,中國信保將按保單約定進行賠付。”中國信保紹興辦有關負責人說。
多年的老買家竟也違約“拒付”
“一直以為自己對風險管控謹慎又謹慎了,卻怎么也沒想到合作多年的老買家也會違約。”張先生在柯橋世貿大廈經營著一家年出口額超千萬美元的服裝出口公司,從事外貿10多年,對買家風險管控頗有經驗。
但天有不測風云,日前,他匆匆趕到中國信保紹興辦來報損,其出口巴西買家的653萬元人民幣的服裝出現了風險。原來,其貨物已在20多天前到了對方港口,當公司把全套信用證單據通過銀行寄出要求兌付時,卻遭遇了開證銀行以“信用證與單證不相符”為由拒付。張先生立刻聯系巴西買家,對方竟以遲出貨為由拒絕付款。
“這家企業是巴西超大型服裝銷售公司,已與其合作多年。想不到這次竟然以如此牽強的理由拒絕付款。”無奈之下,張先生向中國信保紹興辦報損。目前該案件正在追討中。
密切關注貿易風險
“巴西企業信用度有所下降,違約可能性將上升,即使是大買家、老買家,其違約風險也不得不防。”中國信保紹興辦有關負責人說,種種跡象顯示,當前巴西面臨經濟惡化的巨大挑戰,短期內經濟回暖的可能性較低。更為甚者,如果巴西經濟崩潰,那么一輪席卷全球的經濟風暴將不可避免。
今年,巴西違約風險明顯沖擊到柯橋區對巴西市場的出口。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前10個月,柯橋區對巴西出口額僅3.7億美元,同比下降38.6%,份額比例從去年6.5%,驟降到4.25%。
柯橋外貿企業如何安全地與巴西市場進行貿易往來?中國信保紹興辦建議企業,密切關注巴西國別風險和貿易政策,并及時追蹤買方經營、庫存和下游市場變化,加強收匯跟蹤,也可投保出口信用保險轉嫁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