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買到假貨一直是網購族最擔心的事情,也成為不少電商平臺備受詬病的焦點問題。昨日,淘寶對外公布了最新的關于出售假冒商品管理規則,售假行為特別惡劣的商家或將面臨一次性被扣48分,直接關封店鋪的最嚴處罰。據悉,該規則于8月22日正式執行。
記者發現,修訂后的處罰規則與過往相比,對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行為的處罰限權時間大大延長。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為由原來7天、21天等延長至14天至21天,并且新增“限制發貨”的違規處理措施。
調整后的新規,對于有多次售假行為的商家,將執行升級的加重處理,此類商家若再次違規,將面臨扣除24分的處罰,兩次就要關店。而對于利用多個賬號重復惡意售假的店鋪,視其情節嚴重性,或被一次性扣除48分直接關閉店鋪。
根據淘寶昨日公布的數據,2013年1-6月,淘寶知識產權主動防控共處罰各類售假賣家42萬,聯合公安機關共同偵破知識產權類案件7起,涉案金額達1億多元。
僅以今年6月為例,淘寶首先從女鞋、運動鞋和箱包三個類目出發,其中以nike和adidas為專項打擊重點運動品牌,共計21個管控品牌。為期1個月專項售假賣家處理,累計共處罰6萬個賣家。
雖然淘寶嚴打售假,但對于平臺賣家來說也并非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今年上半年,淘寶扶植賣家進行轉型,倡導用戶進行自我整改,并為賣家提供了誠信經營的轉型方案,即供銷平臺。統計顯示,其中27%的賣家選擇了轉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