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美畢業的陳貽和張睦晨,逐漸從張揚而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家,轉化為沉穩的空間設計師。“藝術之于我,是我個體對這個世界心理層次上的認知與感受,表現著我內心最敏感的部分;而設計之于我,卻極其社會化。幸運的是,這兩種心理上的唯獨,都在這個公寓設計中得以實現。”因此,這里既展現了超現代藝術的無限魅力,又有超于藝術的實用性。
與“無邊無際”的純藝術不同,公寓人家并不是一場天馬行空的自由發揮。即使像陳貽和張睦晨這樣,遇到了“放任自流”的好心戶主,空間的邏輯與呼應仍然是設計師不容逃避的使命。在這點上,兩位設計師顯然做得不賴。同款不同色的家居單品,相似的幾何色塊掛畫,交錯地出現在客廳、臥室、餐區,形成了這間超現代灰白公寓里,第一種呼應的邏輯。
沙發上的靠枕,靈感來源于三宅一生的“隨機之形”;各種size的十面體的容器錯落地出現在書柜上……書房的空間比客廳更加冷靜,在這里,幾何學凌駕于藝術之上,其魅力被發揮得淋漓精致。
餐區的地毯與走廊同款,顏色則互為反向。黑漆的長桌占據了大部,同款的色塊墻畫被調低了飽和度,這里也是整個公寓里最“暗”的區域。但大量的玻璃制品餐具,一定程度地折射了屋內的采光,讓暗色系廚房變得敞亮通透。
橫穿二層起居室的走廊連接了所有的區域,也“匯聚”了每一個區域的專屬藝術品。這個空間的排布復刻了一層起居室的框架,這種有意的安排,便形成了第二種呼應的邏輯。但是,在色彩的應用上這里卻采用了沉穩的高級灰,與一層正好相反,是灰墻配白色沙發。因為是自己專屬的起居空間,內心的安靜才是真正的需求。
兩位設計師的許多作品里都用到了鏡面材料,一是為了小空間的視覺拓展,二是鏡面所反映出的虛空間與實空間對應又錯位,無論對設計者還是住戶來說,都是一場有趣的視覺游戲。相比廚房的“黑暗系”,浴室則是公寓里最明亮的空間。大面積的白色裝墻讓空間變得干凈清潔。無獨有偶,色塊的畫作同樣出現在這里;而那些框架構成的幾何擺件,則成了置放洗浴用品的“概念”容器。
裝飾亮點:凹凸之間的學問&灰白空間里的色彩
1、書架與衣柜的對稱關系
內陷的墻柜為客廳額外增加了收納功能。蜂巢毛地毯的平面幾何形態,呼應了柜架上無處不在的立體幾何擺件。
2、 書架與門套線的凸出處理
臥室的角落,既定觀念里屬于衣柜區域,被改造成了突然凹陷的工作臺,實在令人出其不意。而透明的藍椅再次讓臥室變得更輕快、開闊。這個意想不到的小區域,立刻被奉為焦點。
3、色彩的隨處呼應
小面積的湖藍色,被公認是點亮灰白空間的首選。這款神奇的顏色,同時具有“惹眼”和“低調”的雙重特質,它既能夠很好地契合灰白的基調,又能讓人眼前一亮。
降低色塊的飽和度,既能緩解灰白主色調的低沉,又能讓不少“扎眼”的色塊無縫銜接地融入空間。
鮮艷的純色一旦提高了透明度,與背景墻紙、主要家具進行了主動的調色。同時,一定的顏色和半虛半實的意境,也讓灰白的空間變得生動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