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梁平縣獲悉,該縣正在建設年產15萬張梁平竹簾的生產展示傳承基地,該項目已列入文化部2015年度66個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
“薄如蟬翼淡如綢。”梁平竹簾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72歲的方順康介紹,梁平竹簾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經過選竹、啟片、分絲等80余道工序制作成竹簾,再畫上花鳥、人物等。1958年梁平竹簾廠成立,制作了大量精美的竹簾,一度被業界譽為“天下第一簾”;還曾作為國禮贈送聯合國及外國政府首腦,并被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珍藏。上世紀80年代,梁平縣還有一大批民間工匠在生產竹簾,年銷量達到幾萬張。2008年,梁平竹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了讓這門古老的工藝煥發生機,2012年,重慶知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梁平竹簾廠,對竹簾廠進行改制整合。“今年5月開放的梁平知德文化體驗館,讓市民可免費體驗竹簾制作工藝。”該公司副經理張新權說,體驗館以梁平竹簾的生產、展示、傳承為主作為展示,勾畫出了梁平近現代農耕民俗文化的全景圖。
張新權還介紹,近三年,梁平竹簾以每年銷售額20-30%的速度增長,2014年達到300萬元以上。“我們正在建設一個年產15萬張梁平竹簾的生產展示傳承基地,該項目已獲批為文化部2015年度66個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之一。”張新權說,用不了多久,梁平竹簾這一古老的文化精品將進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