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成都市錦江區的張女士鬧心不已,她家的一套窗簾送去三鼎家政公司清洗后,對方報價1800元。雖然事前約定按斤洗窗簾,卻沒有當面稱重,造成家政公司報的重量和她自己稱出來的重量相差約20斤。張女士質疑消費流程的透明性,已投訴到消協。
客戶質疑:不當面稱重 多稱了20斤
一周前,張女士在三鼎家政成都公司購買了一張價值3500元的充值卡。眼見著春天來了,她決定把家中的窗簾送到家政公司清洗一下。3月8日傍晚,經與三鼎家政公司溝通后,家政公司派員上門取走了一套待洗窗簾。“洗之前我們知道是按斤計算,25元/斤;但上門取窗簾的時候,工作人員沒有稱重,洗完送回來的時候,直接給我報了一個價,一共1800多元,還讓我們把充值卡交給對方刷卡。”張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1800元的窗簾洗滌費,當時就把我們嚇懵了,整套窗簾也就不過一兩千元,一次的洗滌費就這么高。”張女士對三鼎家政公司的消費流程提出了質疑。
張女士表示,家政公司報給自己的重量為73斤,而自己事后稱出的重量只有50多斤;且在消費過程中,家政公司拒不提供消費清單,存在訛詐的嫌疑,因此自己拒絕付款。“我們明顯有被欺詐的感覺,目前已向消協投訴,希望與家政公司解除協議,退還自己的余款,對于窗簾洗滌費,我們愿意按照市場行情支付合理價格,但不應超過500元”,張女士說。
家政回應:愿三方當面重新稱重
對此,三鼎家政成都公司方表示,從充值到洗窗簾整個過程都是透明的。在上門取貨前,公司明確告知了客戶關于洗滌窗簾的計費方式,爭議的關鍵在于窗簾的重量沒有當面核清。該公司還表示,25元/斤的價格也是目前家政行業的通價,屬于中檔消費水平,不存在訛詐。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佟經理稱,之所以沒有在取貨時當面稱重,是因為三鼎公司收貨后需要轉交給第三方水洗公司洗滌,具體重量由水洗公司在收貨的時候報給三鼎公司,三鼎公司再報給消費者。“我們是按照水洗公司報過來的重量向其支付費用,因此通常都是以水洗公司報的重量為準。”佟經理表示,對于與張女士之間發生的分歧,公司愿意三方當面重新稱重。
對于張女士的投訴,三鼎家政成都公司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在1800元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折扣,預存費用繼續有效;第二種方案則是按照實際費用1800元收取窗簾洗滌費,把張女士卡上剩余的費用給予退還。對家政公司提出的兩種解決方案,張女士并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