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毯編織和使用史大約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北少數民族地區,悠久而輝煌。然而,在現代化大潮的蕩滌下,近年來,地毯行業的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
與行業中的大多數企業相似,東方地毯的發展也曾步履維艱,但是比很多企業幸運的是,東方地毯在一場風靡全球的中華文化浪潮中,擺脫了“地毯就是家居用品”的思想桎梏。
“過去,我們在談論地毯時,只將其作為一種家居用品。今天,我們來認識地毯時,如果還將其看做是一塊普通的地毯用品,那就有些相對狹義了。”在東方地毯集團董事長韓洪亮看來,“地毯已經變成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更多的文化內涵。”
弘揚東方文化,將地毯做成一種藝術
與東方地毯集團產品設計師(民族地毯高級設計師)周孟祥的談話是從其手機里的照片開始的。
在周孟祥的手機里,收藏著數百張由其參與設計的產品。格桑花系列、雍布拉康系列、雪蓮系列、珠穆朗瑪系列……說起自己的作品,周孟祥如數家珍一般,“這些地毯作品的設計里面融入了很多傳統文化尤其是藏文化的元素,像格桑花被認為是青藏高原最美的花;雍布拉康位于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為‘神殿’。”
在周孟祥看來,正是由于各地獨特的人文環境與社會環境,構成了人們迥異的審美特點,因而不同地區設計的地毯圖案風格各異,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底蘊。
“中東人信仰伊斯蘭教,地毯圖案多取材于漂亮的清真寺的瓷磚、宮殿的石雕、自然景色、鳥獸、花草樹木等。而同樣對于地毯圖案,黃河文化偏向簡單,歐洲文化偏向大方,波斯、伊朗文化則要求圖案越密越好。”
當被問及在產品設計時最先考慮何種元素時,周孟祥毫不猶豫地表示是圖案和配色。“由于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以及文化背景,極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地毯的圖案和配色的喜好。”
“東方文化源遠流長,東方地毯取名‘東方’,也就承擔著弘揚東方文化,傳承燦爛文明的使命。因此,在東方地毯的設計中,‘龍’、‘鳳’、‘鹿’、‘祥云’、‘長城’、‘中國結’等多種多樣的中國元素遍布其間。”周孟祥稱。
韓洪亮認為,地毯不僅是一個紡織工業,更是一個文化產業,一個創意產業。“今后,東方地毯將會繼續挖掘、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將傳統的地毯生產與文化創意相結合,跳出地毯即家居用品的粗淺認識,拓展開發出地毯文化產品、高端定制裝飾品與地毯藝術品等領域,走出一條屬于東方地毯自己的文化制造產業。”
跳出地毯做地毯,將公司做成創意產業中心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手工地毯生產國和出口國。在美國和日本手工地毯市場上,每5塊產品中就有1塊來自中國。中國手工地毯由于特色鮮明,特別是以《紅樓夢》等中國四大名著、《清明上河圖》等圖案為主的產品,眼下正成為全球市場的一種收藏品。
韓洪亮算了一筆賬,“當你著眼于地毯的面料屬性時,其產生的利潤可能只有數千元、數百元,當你著眼于地毯的文化屬性或藝術屬性時,其產生的利潤可能就會達到數萬元、甚至數百萬元”。
在東方地毯的濱州總部有一個東方地毯的博物展館,里面收藏的地毯展品有千余件。這里有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等異域毯;有藏毯、和田毯等少數民族毯;更有《九龍壁》、《清明上河圖》等東方地毯自己設計的地毯、掛毯,還有一堆與地毯有關的東方故事。
“地毯是經典的中國文化元素之一,我們一定要抓住中國傳統文化的根。”韓洪亮稱,“為了將地毯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現代機織地毯中加以創新,并賦予新的產品生命,東方地毯積極與魯美聯合辦學,形成戰略實習基地;與上海東華大學進行科研課題鏈接;引進了大批的地毯設計人才,并設有工程部,與全國近50個分公司、辦事處互動,了解當今世界的最新流行理念,做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2013年,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主辦的“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會”上,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唯一入評的地毯企業獲此殊榮。而這也是東方地毯從制造企業向文化企業轉型得到業界認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韓洪亮看來,地毯,承載的是民族與文化的元素,較之于其他產業,地毯本身就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目前,雖然我們的產品設計、銷量以及品牌知名度都與國際上的地毯巨頭有所差距,但是我們的目標是將東方地毯這一中國的制造品牌,打造成為世界聞名的燙金名片。”韓洪亮信心滿滿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