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Freedonia集團的研究報告,2014年全球鋪敷織物和地毯市場需求達153億m2,預計將延續5%的年增長率,2018年有望達到190億m2的規模。
目前世界地毯市場90%的絨頭紗選用化纖作原料,主要為聚酸胺(PA)、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醋(PET)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醋(PTT)纖維等,羊毛地毯僅占4%。
家紡用化學纖維生產中,廣泛采用變形加工工藝,即采用熱空氣變形的膨體連續長絲(BCF)和使用空氣作為變形介質的空氣變形紗(ATY)。而纖度在11~22 dtex之間、切斷長度為65~150 mm的PA短纖維紗亦廣泛用于地毯紗。據統計,目前的BCF地毯中,PA占57%, PP占36%, PET占7%。
通常,地毯的絨頭紗占其成本的80%,在大量使用的化纖原料中,PA纖維性能優良,但價格相對昂貴;PET的價格僅為PA的1/3,性價比更具有優勢。對于PA-BCF而言,PA66比PA6價格要高30%。美國鋪敷織物和地毯市場的化學纖維使用量已接近99%,其中,PA地毯占65%(包括BCF和短纖紗),PP地毯占30%。目前,全球PET地毯紗生產呈持續增長態勢,2011年產量達23.4萬t,其中美國是PET地毯紗最大的市場,主要用以替代PA-BCF。
鋪敷織物和地毯的使用性能對市場拓展至關重要。從易清洗和耐用性角度看,PA與PTT地毯最佳;從使用的舒適性考量,PP地毯最差;從產品的環境友好特征衡量,PTT和PET地毯更優秀,如美國Mohawk公司使用杜邦公司37%生物基PDO合成的PTT膨體連續長絲,其加工過程的GHG排放量據稱可降低63%,這樣每生產1 m2地毯較常規石油基地毯可減少4.4 L左右的汽油使用。
ATY具有仿短纖紗的外觀,在室內裝飾織物和車用紡織品方面受到消費者的普遍青睞。近年來隨著全球紡織品和C1L紗市場的需要,170~2500 dtex的ATY顯示出十分誘人的利潤空間,促使纖維設備廠家在ATY設備開發方面加大投入。
隨著地毯與鋪敷織物技術的進步及消費理念的不斷變化,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日益加強,因而鋪敷織物的原料選擇也更注重綠色因素,具有如下性能特征的原料和纖維材料受到生產廠家的關注和青睞:原料選擇趨于可再生、環境友好、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加工過程具有最低的GHG排放和最低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出;綠色地毯要求節能、有效改善室內的環境品質、良好的使用衛生性能,以確保人體的舒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