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重視喪禮,那是親人肉身在世上最后的日子,所以在下葬前的路程都會盡量拖長,以盡心中不捨之意。而去參加喪禮的親友也一定是感到很悲慟的,如果親友來參加喪禮而忘了帶手帕可以擦眼淚或是汗水,所以都會幫參加的親友準備一條手帕。讓親友可以方便擦拭。演變之今,就變成一條毛巾。這當然也沒有關系,不過現代有些人會對于喪家的東西有疙瘩,覺得晦氣不太好,其實這也是多慮,去參加喪禮是表示對于喪家的哀悼之意,對于往生者的一個敬意,是不需在意這類小事的。而如果真的有在意的人,也可以把毛巾拿去過過水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重點小提醒:
1. 民俗禮儀多是以為他人好的心意為出發點
2. 毛巾是源于給參加親友擦拭眼淚以及汗水
3. 毛巾洗過之后即可正常使用
尤其是上海,講究的上海人都是會精心準備巧克力、毛巾、壽碗是組合成葬禮三件套。
這是流行于江浙滬一帶尤其是上海的習俗,一般指八十歲以上無疾而終的長壽老人死后,葬禮的主辦方會給賓客發一個壽碗,寓意子孫后代能受其福澤庇佑,但是現在一般上年紀的葬禮都會發這個了,毛巾和巧克力代表“潔”與“愛” 諧音“節哀”。
這就是葬禮三件套咯,每個地方不一樣,但是全國各地都會發毛巾是一定的吧!你們那邊是什么風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