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地毯到底能不能飛?這個問題或許難有定論。可以確定的是,在古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誕生了距今有2500 年歷史、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巴澤里克(Pazyryk)地毯。
伊朗是公認的羊毛地毯發源地。“在伊朗,每家每戶都有這三樣東西:古蘭經、海耶茲詩集,和地毯。”純-波斯藝術館主理人之一哈桑告訴記者,地毯就是伊朗的身份證。
“地毯部長?”
哈桑來自伊朗的文化古都伊斯法罕,純-波斯也正是由四位從事地毯貿易,執著波斯藝術的伊斯法罕人建立。2014 年秋天,這家藝術館在北京798 藝術園區開張。明亮挑高的空間四壁掛滿了巨幅地毯,上面用伊朗的傳統圖案描繪著花卉草木、幾何符號、動物狩獵等不同主題,以及拜火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佛教等宗教圖騰。漫步其中,能感到一種神秘的肅穆。
波斯地毯的標志圖案之一:華麗的中心葵
位于藝術館后方的工作室是典型的波斯家居風格:一張紅、黃色調的羊毛地毯上遍布纏繞的藤蔓與樹葉,上方擺著一方紫色沙發和一臺深木色茶幾。“除了外交部長、石油部長,伊朗差點還選出一位地毯部長,”哈桑笑著說。這并非一則玩笑。三十多年前,伊朗全國總人口的30% 都從事地毯相關行業,伊朗的手工地毯也是除石油外的最大出口項。然而,由于海灣地區連年戰亂,如今這個數字降到了3% 左右。
“入門價2 萬元人民幣”
高品質的波斯地毯由純羊毛、羊毛真絲混織,或全真絲手工編結而成,其中又以羊毛為最常見。相比溫暖地區,在中東放牧山區寒冷大風中長大的羊群有著更柔軟細長的羊毛纖維,這一地區出產的優質羊毛被稱為考克羊毛。另一種納因地區的羊絨毯則多以乳白色為底,更為清秀素雅。
柔軟平滑的伊斯法罕地毯代表了伊朗頂級地毯的一支,通常就由最優質的考克羊毛織成,以華麗的暖色和大地色為基調。
波斯手工地毯
除了對原材料的考究之外,制作波斯手工地毯最難的工藝在于染色。波斯地毯的染料百分之一——百提取自天然植物與礦石從石榴皮中提取黃色,從核桃皮中萃取赭色。
這樣染色后,地毯的色彩經久不褪,歷久彌新,即便放入沸水中也絕無問題。制作波斯地毯也極為耗時。“波斯地毯無法量產,”哈桑指著一張半墻高的藍白色地毯說道,“編結這張長3 米、寬2 米的地毯,大概花費了一個工匠兩到三年的時間。一個藝術家一輩子又能做多少塊這樣的地毯呢?”
在純-波斯藝術館里,有的限量版地毯數量可能有4 到5 張,有的就只此一家,哈桑都舍不得賣。他透露,一塊入門級波斯地毯的價格在2 萬元人民幣左右,店里所售最貴的地毯售價則高達200 多萬元。
你覺得這個價格不可思議嗎?據說許多土豪級顧客一進店就點名要看鎮店之寶。
“地毯迷的執念”
對地毯的依戀,流淌在每個伊朗人的血液里。“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地毯上出生、在地毯上寫作業、在地毯上祈禱,”哈桑回憶著往事,“我們的一生都與地毯維系在一起。”哈桑的母親是織毯行家,在鋪開的織架上織地毯的過程讓年少的他格外著迷。后來,他在伊斯法罕游人如織的伊瑪目廣場開了一家地毯店,頗有些“以毯會友”的意味。在那里,哈桑與志同道合的“地毯迷”們一起欣賞地毯、一起讀海菲茲的詩。
絲、毛混紡的波斯地毯,色澤更為亮麗
和地毯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哈桑,只消看一眼花紋和材料就能說出眼前地毯的身世與價值。但在機器量產的年代,他常遇到無節操的抄襲案例。他將這樣的仿冒波斯地毯斥為“沒有靈魂的死物”。
“波斯地毯的每一個結都要用手一個一個打,但有次我造訪河南一處‘手工’地毯作坊,竟看見工人拿著一桿形似手槍的工具,‘啪啪啪啪’地打結。”當地人表示“用手打的就是手工”,這讓哈桑哭笑不得。
真正手工編織的波斯地毯可以延續數百年,且時間越久越好看、價值越高
對伊朗人來說,每一塊波斯地毯也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寸紋理間都記錄著織者編織、扣結、唱誦的聲音,還有充滿感染力的古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