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的“廚房觀念”日益增強,也炒熱了整體櫥柜市場,整體櫥柜市場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既有名牌櫥柜占有櫥柜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有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家勉強分食一杯羹,也有許多不規范商家,為了追求更高利潤和消費者玩起了整體櫥柜上的“貓膩”。
2月8日,家住長沙市開福區的蘇先生就因為選購櫥柜,遇到的價格問題讓他很是郁悶。隨著農歷新春一過,蘇先生就帶著一大家子直奔賣場,想著給家里裝修近十年的廚房換個櫥柜,看到商場打折十分劃算,蘇先生毫不猶豫地就下手了。把定金交了之后,對方打電話給蘇先生,聲稱當時價格折扣算錯了,應該按照延米價格重新核算;業主若還要買這款衣柜,必須補交6000元,或者業主可以購買與合同價格相同的其他產品,要么可以取消合同。“我不同意,要求按照合同規定執行,他們立馬變得很強硬,發短信給我說不可能按原價格執行合同,之后就不再聯系我了。”
避免櫥柜價格亂戰,消費者要知己知彼
對于上述蘇先生的遭遇,相信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櫥柜時都會遇到類似情況,可是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整體櫥柜價格的算法都很繁瑣,往往讓人難以理解。櫥柜是一種定制產品,每一款整體櫥柜價格都會根據它的大小,材質,品牌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價格變化。這些許多的不同,涉及了太多的變量,因此沒辦法一一說明。掌握了基本的櫥柜價格預算方法,消費者就能更好地避免這些問題。而根據筆者的統計,整體櫥柜的計價大概有以下三種方式:
櫥柜計價方式一:整體法
所謂的整體法,顧名思義指的就是一套整體櫥柜的價格。這種算法最大的好處就是簡單,省去在選購整體櫥柜時的許多時間,而且明碼標價,方便實在。可是,如果以這種方式購買的整體櫥柜,會有許多限制。首先,這種整體的櫥柜算法它是有一個規格的,地柜長多少,吊柜長多少,都有著明確規定。如果超出了規格界限,還得另外淘錢。其次,除了規格限定之外,材料上也同樣有限制。柜體,門板,臺面,五金等其它櫥柜材料也都統一配套使用。
櫥柜計價方式二:柜體計價法
這種計價方法是以國際通用的標準尺寸來計算整體櫥柜價格的方式。比如:一組地柜的單價是2000,如果三組就是6000;一組吊柜的單價是800,整套的櫥柜價格總共加起來就是6800。這種柜體計價法,價格比較清晰明了,你可以清楚地知道整體櫥柜的每一部件分花了多少錢,花得值不值。而商家也容易進行標準化生產,從而降低櫥柜的生產成本。
櫥柜計價方式三:延米計價法
延米,是櫥柜的一種計量單位,有整體延米的計算,也有部分延米計算。整體延米計算,是指地柜(包括柜體 門板 門鉸) 吊柜臺面,整體組合起來每延米的價格;而部分延米計算是指:地柜,吊柜,臺面,各個部分單獨來計算。這種計算方法,比第整體的延米計價擁有更多的選擇性,而且在價格上也更加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