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孚日股份在上述債券的募集說明書中提到,2014年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山東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決定退出光伏產業,但出售光伏資產處置損失為3.35億元,對當期利潤水平產生了一定影響。
“目前,公司已退出光伏產業,未來將集中發展主業,有利于其利潤水平的恢復。”山東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宋先生對導報記者分析,但從紡織行業來看,受原材料價格高企、勞動力成本增大等因素影響,行業增速總體趨緩,運行壓力較大。此外,截至去年3月末,該公司短期債務達32.54億元,占總債務的90.97%,其債務結構有待改善。
甩掉包袱
據悉,孚日股份是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家紡生產企業之一,其家紡業務收入穩定,毛巾類產品貢獻較大。其毛巾產品以外銷為主,產品主要出口日本、美洲、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截至2015年3月末,公司共有17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
最新一期的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1至9月,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90億元,其中家紡行業實現收入27.82億元。總體保持平穩,但較2014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國際經濟形勢未改善影響,對外貿易有所下降所致。
截至2015年9月末,公司資產規模68.37億元,較當年初減少12.03%。2015年前3季度,孚日股份實現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別為3.10億元、3.02億元和2.16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7.84%、12.14%和16.14%。孚日股份表示,各項利潤較2014年同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光伏項目已全部處理,不再對企業經營及利潤情況產生影響。
導報記者了解到,山東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生產設備已出售完畢,其法人資格也于2015年注銷,至此該公司徹底退出光伏產業。“近年來光伏產業低迷,該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受到較大拖累。停止發展光伏業務后相當于甩掉了一個沉重‘包袱’,有利于集中優勢資產專注發展主營業務。”銳財經分析師劉江遠對導報記者表示。
壓力難消
根據披露,上述短期融資券不設擔保,能否按期兌付完全取決于公司的信用。
財務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以及2015年3月末,孚日股份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38%、59.80%、64.33%和60.66%,均處于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產負債率,無疑會增加公司的償債能力風險。此外,其受限資產金額較大:截至2014年12月末,公司受限資產總額達到11.59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14.91%。
截至上述債券的募集說明書簽署日,孚日股份主要在建項目為孚日工業園基建工程,該項目總投資8億元,因此其仍面臨一定的資本支出壓力。
由于所處行業為家紡業,孚日股份日常生產所用的主要原材料為棉花。2015年棉價的不斷下行雖然降低了公司產品生產成本,但同時也伴隨著產品售價的不斷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該公司的利潤水平。
至2015年3月末,孚日股份獲銀行授信總額為58億元,尚未使用的銀行授信20.67億元。在宋先生看來,外部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司的短期償債壓力和流動性壓力,融資渠道較為暢通,使得該公司具備較好的財務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