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點擊鼠標,網上聊聊,約定成交,下單打包”。通州區川姜鎮三合口村9組張勝忙完一天的“工作流程”后統計了一下,這天共發出316單,交易額2.68萬元。據統計,在該鎮像張勝一樣利用互聯網網上創業的有一萬多人。
川姜鎮擁有全國最大的家紡市場——中國南通家紡城,擁有各類家紡企業2800多家,面料經營戶2300多戶,年成交量超過500億元。南通家紡城管委會主任、川姜鎮黨委書記邵愛軍說,今年,該鎮實施“互聯網+”六大行動計劃,通過電商營銷培訓、智慧物流建設、創新創意孵化、互聯網經營體系構建、智能制造運用、電商平臺搭建,引導家紡企業以創新拓展新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美得妮家紡是以定位婚戀、婚慶為特色的品牌家紡企業,在全國有200多個加盟店。9月,該公司推出微商營銷,短短3個月時間,2000多個粉絲成為其合作伙伴。
龔懿峰是“商二代”,他大學畢業后,沒有走他父親在傳統家紡的營銷之路,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他招聘10多名大學生一起創業,注冊“蔻姿”家紡品牌,在騰訊、淘寶、天貓、京東等主要電商平臺上開設旗艦店。目前,公司電商團隊有40多人,1月至11月網上銷售超2億元,在其電商運作的背后有500多人實現就業,幫助接收訂單、運送產品等。
東跑西跑不如淘寶,南闖北闖不如去做電商。三合口村是“省電子商務示范村”。該村有網店377家,產業鏈上就業者超過1萬人。4組顧升健目前擁有30多人的電商運作團隊,平均每天接3000單。去年,他在川姜工業園區租賃了15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招收50多名員工從事收貨、質檢、填表、包裝、發貨等流水作業。
顧升健的創業還帶動村里其他人創業、就業。5組張治平常年為他提供羊毛被,年銷售超500萬元;14組陳賽杰為他加工產品包裝箱。目前,周邊有300多個農戶常年為他開展裁剪、縫制等加工生產,實現家門口就業。
川姜鎮培育眾創孵化平臺,吸引了創客邦、找貨網、淘寶大學等70多家電商服務企業入駐興業;南通新天地家紡電商產業園,已經吸引50多家跨境電商及供應商家前來創業;南通微紡有限公司、家紡城微供市場,以及申通、順豐、天天等數十家快遞公司等第三方服務公司企業和機構應運而生,形成了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的“眾創”產業鏈。據南通家紡城服務業發展局長陳前說:“川姜鎮(南通家紡城)有1萬人通過互聯網創業,由此也帶動的3萬多人就業,年成交量超過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