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中國家紡大會舉辦了兩場論壇,分別圍繞“互聯網+”與智能家紡,邀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所長安暉、易觀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高級分析師卓賽君、億歐網聯合創始人黃淵普、臺灣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副所長鄭琨琳、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資深技術戰略顧問王盛麟、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偉作主題演講。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共海門市委常委、海門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祁中偉,海門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永軍,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曉紅等領導出席論壇。
上午的論壇主題為“融合共通 聚力產業變革”,由艾瑞集團合伙人王岳主持。下午的論壇由潔麗雅集團首席品牌官黃海南主持,主題為“制造領航 探尋創新發展”。
演講嘉賓安暉以“解讀‘互聯網+’”為題,向與會代表深入解讀了“互聯網+”的概念。他指出,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公開提出“互聯網+”的戰略思路!盎ヂ摼W+”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互聯網加某個產業,“互聯網+”是個定語,是個形容詞,如同柔性制造、個性制造一樣!盎ヂ摼W+”的提出可以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引發發展方式的深刻變化,帶來生產要素的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盎ヂ摼W+”不等于互聯網產業,也不等于簡單的互聯網應用,也不等于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從基本概念看,“互聯網+”使企業價值鏈由以制造業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直至為客戶提供最終解決方案,同時,設計、制造和售后服務等過程充分整合,使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最后,他指出“互聯網+”可推動家紡行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物流、售后服務、質量可追溯等方面的轉變和發展。
卓賽君圍繞互聯網時代的傳統企業的變革情況指出,當前時代供應鏈、渠道、用戶都在不斷變化,而工業生產效率與需求間又存在不對等,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因此,需要“互聯網+”將散落的消費者的信息聚攏起來,同時,生產商、銷售商要對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黃淵普則談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統產業將如何應對變革。
來自我國臺灣的鄭琨琳在主題為“智慧型紡織品之創新應用”的演講中指出,智慧型紡織品就是能感知環境變化或刺激并做出反應。他列舉了23個智能家紡產品,如擁有LED照明的床品、可感知人行走姿勢的智慧地毯、具有警示功能的窗簾、可自動加熱的紡織品等,為與會家紡企業提供了借鑒。
王盛麟在論壇上列舉的微軟在智能云上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統一的協同生產力智能云平臺。
劉建偉談到,當前互聯網已經發展到新的一代,原來的互聯網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新的互聯網將促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交流。新一代互聯網將帶來人類社會的一次根本性變革。大數據將行業的邊界徹底打破,一個大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在最后總結道,通過六位專家的深度解析,希望企業能更好地思考未來的發展,真正能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行業企業的進步。其次,互聯網、智能家紡產品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地、要實施,不能只有激動沒有行動。因此,家紡協會要與行業企業一同思考,從企業層面、集群層面到行業層面,探索如何將“互聯網+”、智能家紡完全“落地”,這樣家紡行業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