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誕生世界最長千層網疊蠶絲被
蘇州誕生世界最長千層網疊蠶絲被
記者在世界紀錄挑戰現場看到,60名太湖雪手工拉網工藝傳承人將用上等繭制成的棉兜細心地拉松并拉長,并將拉好的絲逐層疊鋪,使之縱橫交錯。鋪好的蠶絲縱橫交織近千層,縷縷蠶絲充分舒展,形成千層網疊。同時,由于絲層之間的摩擦力度大,層層網疊的絲胎不易移位,再加上薄厚均勻,因而透氣性佳,手感舒適。
經過繁雜而又細致的拉網程序后,60名太湖雪工藝傳承人將絲胎襯于三邊封好的被套內,同時眾人協力調整絲胎位置,使得絲胎邊緣與被套四周貼合。記者了解到,由太湖雪獨創的“桑蠶絲被純手工邊緣定位”工藝無需絎縫、保證蠶絲被胎穩固,且不易變形、板結,使得蠶絲被更加蓬松、柔軟。經過歷時8小時的連續奮戰,一條長30米,寬2.4米的純手工千層網疊蠶絲被最終制作完成,記者了解到,這樣一條千層網疊蠶絲溯源成蠶繭,則需要近兩萬枚。
現場測量蠶絲被等一系列認證程序
隨后,世界紀錄的認證官對這條蠶絲被進行了現場測量等一系列認證程序,最終認定這條由蘇州太湖雪絲綢有限公司制作的蠶絲被為世界上最長的手工拉網蠶絲被。
50人同睡一條蠶絲被再創紀錄
世界上最長的手工拉網蠶絲被制作完成后,50名來自震澤的小學生,歡快地躺在割絨床墊鋪成的超大“床”上,并手拉手蓋上這條世界最長的手工拉網蠶絲被。經世界紀錄認證官的現場認證,該條被子成為“世界上最多人同睡”的蠶絲被,蘇州太湖雪絲綢有限公司也成為了首家在同一天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的公司。
蘇州太湖雪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毓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蘇州自古被譽為絲綢之鄉, 蘇州的絲綢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史,盡管整個社會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但一些傳統技藝始終是現代技術革命創新的根本。 而未來如何讓這些技藝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就需要每一位絲綢人士的共同努力。
“此次太湖雪挑戰兩項世界紀錄,就是希望更多的中國絲綢人能夠銘記自身的絲綢使命,立足現實、改革創新,逐漸完成屬于中國的絲綢夢,并將我們的絲綢夢展示給全世界。與此同時,最能展現江南水鄉及城市特色的絲綢元素此時大膽地站到國際舞臺上,也是太湖雪想要用絲綢為蘇州的美麗代言的一種方式。”胡毓芳表示。
傳承人揭秘千層網疊背后的健康
一塊幾十厘米到棉兜竟然能拉到30米,來觀看認證儀式的不少嘉賓都格外驚嘆。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參與活動的太湖雪手工拉網工藝傳承人,她向記者介紹說,千層網疊的蠶絲被之所以還有極佳的透氣性和手感舒適度,與他們一直以來選用的好蠶、好繭息息相關。
記者了解到,震澤鎮自古被稱之謂“吳頭越尾”,自古以來該鎮蠶桑業常盛不衰,為江南5大桑鎮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起,震澤鎮針對蠶絲為天然動物蛋白纖維,具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防寒、除濕、滋養人體肌膚等功效而大力開發蠶絲產業,并在太湖流域設立了當地唯一的“江蘇太湖繭絲市場”,一大批從事繭絲綢產業的商戶應運而生其中因品質而受到歡迎的太湖雪絲綢就是其中之一。
胡毓芳表示,如何讓老百姓用上更健康舒適的好絲綢,始終是繃在太湖雪人心頭的一根弦,一刻都沒曾敢松懈。此次太湖雪挑戰兩項世界紀錄,就是要用自身十幾年來對絲綢工藝的不斷追求和積累,以顧客的滿意度和舒適度為第一要務,把最具健康品質的產品帶給大家。“這次兩項世界記錄的成功申請,不僅是整個太湖雪的榮譽,也是蘇州乃至整個絲綢行業的盛事,我們今后要以世界記錄為標桿,不斷研發新的品種,讓大家用上更加健康、更加舒適的產品,更加信賴太湖雪。”
閃亮世界——蘇州絲綢企業已拉響集結號
全球化時代,中國當下最火的戰略大動脈非“一帶一路”、“亞投行”莫屬,作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化大戰略,“一帶一路”給絲綢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而我們蘇州也有不少企業正在依托“一帶一路”迎風出海。比如我們蘇州赫赫有名的絲綢文化企業,也希望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今年春季,以太湖雪為代表的蘇州絲綢企業率先在行業內發布了 《絲綢企業的“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 ,提出如何才能讓“絲綢之路”不僅僅被定格為一個歷史符號、振興中國絲綢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任重道遠等問題,這不僅是蘇州民營企業結合時代契機,尋求外向型發展的一次嘗試,也是我們蘇州文化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