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毛除濕、羊絨保溫、駝絨恒溫、羽絨舒適、乳膠抗菌……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床上度過”,想想這句話,就算花個萬把塊錢買一張床墊,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事。這種觀念催生了市場上越來越多定價不菲的高級床墊。
與大眾化的彈簧、椰棕不同,高端的床墊多標榜有很多層:乳膠、記憶棉、馬毛、羊絨、駝絨、羽絨、棉花、蠶絲、椰棕等等,少則四五層,多則八九層,是不是“層數”越多、越厚的就更科學、更好用呢?
先搞清楚: 絕大多數床墊主體為海綿+彈簧
乳膠床墊全部都由乳膠構成的嗎?多層床墊就是各種自然填充物一層層疊起來的嗎?
其實都不是。賣場的導購為你介紹一款床墊時,通常會重點突出其功能層,作為銷售的賣點。但事實上,新快報記者看到,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床墊,包括多層床墊,其主體部分都離不開彈簧,高彈海綿則通常是與彈簧難分難舍的“好搭檔”。以比較多見的24cm床墊為例,通常彈簧和海綿層就要占據20cm左右的厚度,功能層其實沒有一般人想象中那么厚。
這是商家偷工減料嗎?功能層用料越多越好吧?
并非如此。一款床墊最主要的功能是其支撐力,而彈簧是目前公認支撐力最好、最適合作為床墊的主要填充物。彈簧可以隨著壓力的變化而變形,均衡身體各部位的壓力,保護脊椎,實現舒適睡眠。高彈海綿同樣提供支撐力,海綿結構細密,彈力大,能夠讓床墊緊貼人體曲線。因此,除了較薄的學生床墊以椰棕為主,彈簧和高彈海綿在絕大多數床墊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僅有單純的功能層,無論是乳膠、記憶棉、馬毛、羊絨等,都會缺乏支撐力,不僅睡得不舒服,而且也不利于健康。所以,并不是功能層越多、越厚的“高級貨”越好。
功能層通常不厚, 但發揮作用主要靠它
那是不是意味著多層床墊是一種宣傳噱頭,沒有必要選擇這些價格昂貴的床墊?
關鍵就要看使用者對床墊的功能定位。床墊的第一功能是其承托性,作為完整的床的一部分,床墊基本的功能是為身體提供支撐力,保護脊椎、為睡眠提供一個舒適環境。從這個角度講,傳統的彈簧床墊(主要填充物為彈簧加海綿)、棕墊(單純的棕,或者彈簧加棕)就能滿足需求,這些也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產品。
在“好”的基礎上,人們總會追求“更好”。床墊如此,在滿足了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高端用戶會追求更加舒適、極致的睡眠感受。更好的床墊,被寄予了舒緩壓力、幫助更快入睡等功能。功能材料,則為實現更好睡眠感受提供可能。
例如天然乳膠具有慢回彈性,能比海綿更好地貼合人體曲線,材料的透氣性、防菌性、吸濕性都比較好,是當下比較主流的高端床墊材料。如馬毛、駝絨、羊絨等也是當下高端產品常用的填充材料。據英國品牌卡特司利普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百多年前的英國皇室就很注重睡眠品質,馬毛是傳統英倫床墊的經典填充物,馬的毛發透氣孔更多,以透氣除濕性著稱。卷曲結構的羊絨導熱性好,擁有強大的保溫能力;駝絨的結構使其能夠防菌防蟲,還能夠幫助保持床墊恒溫,柔軟舒適的羽絨和蠶絲常常作為多層床墊的最頂層,舒適的觸感讓身體感覺到包覆感和舒緩感……不同功能層組合,雖然未必很厚,但卻是為床墊提供高級享受的核心。
選購指南
1 床墊不是越硬越好
大眾人群選擇床墊主要看承托力和舒適度,因此,強調購買床墊時一定要試睡。即使老人和小孩,也并非一定要選擇很硬的床墊,沒有足夠的承托力也不利于脊椎的生長發育和保養。有腰椎和脊椎相關疾病的人群,有的適合硬床,有的則不是適合,最好咨詢醫生再購買。
2 床墊不是越厚越好
歐洲的床墊通常比我們傳統使用的要厚、要軟。例如中國多用22cm或24cm的床墊,而歐式床墊通常要30cm左右,有的甚至達到40cm。中國人睡不慣軟床,并不是軟床不健康,多是習慣的問題。床墊的薄厚并不是評判質量的標準,關鍵要試睡看是否適合自己。
3 外加舒適層,更加經濟實惠
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一些床墊舒適層,其作用類似床褥,通常比床褥更厚。舒適層與床墊是分開的,可另外加上去,亦可以輕易拆除。在普通床墊的基礎上,加上舒適層可以滿足更舒適的需求,柔軟的材質能讓床墊更好地包裹住身體,形成更好的襯托性,同時,也方便清潔,價格也更加經濟實惠。
4 夫妻的習慣不同?可買二合一床墊
她喜歡睡軟床,他喜歡睡硬床,這樣的矛盾是否不可調和?非也非也,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高端床墊品牌通常可以提供定制服務,制作床墊時一分為二,安裝時將兩部分結合起來。這樣,就能滿足一張床上兩種不同的睡眠感受。
Tips:高端床墊價格通常1-2萬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普通彈簧、椰棕床墊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加入乳膠成分的通常要4000-5000元,而多層床墊、乳膠層比較厚的床墊,則價格多在1-2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