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馬年,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2013年度規模企業入庫稅金、開票收入、畝均開票收入、畝均稅收和每度電貢獻稅收“五張榜單”如期鮮活出爐了。分析圍繞“五張榜單”的種種實踐,記者驚喜發現,震澤的規模企業更多了,單位產出更多了,發展空間更多了;經濟發展質態體現出凝聚合力、良性發展的濃郁氛圍。
震澤鎮黨委書記戚振宇說,經過兩年多堅持不懈的榜單引領探索實踐,2012年,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3.91億元,比上年凈增1600多萬元;2013年達4.56億元,比上年凈增6500多萬元。
蠶絲業“五朵金花”
全部成為規模以上企業
2012年到2013年,震澤通過“五張榜單”引領發展,堅韌法蘭等15家企業躋身規模企業行列;去年底盤點下來,又有慈云、輯里等13家企業成為銷售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震澤規模企業從2011年的80家增至108家。
震澤絲綢產業發展最為顯著。震澤原先獲得“中國蠶絲被之鄉”、“中國蠶絲被家紡名鎮”兩個“國字號”,去年底又獲得了“中國蠶絲之鄉”稱號。震澤鎮鎮長陸斌感慨,為了這一天,震澤蠶絲人苦心經營了十幾年。
陸斌告訴記者,絲立方、太湖雪、山水、慈云、輯里號稱震澤100多家蠶絲企業中“五朵金花”,2012年度規模企業“五張榜單”里,只有絲立方、太湖雪兩家企業入榜,2013年山水絲綢進入榜單,即將公布的2014年度榜單里,慈云和輯里將昂首入榜。2013年,絲立方實現銷售8700多萬元,太湖雪突破5000萬元,山水絲綢3300多萬,慈云、輯里均跨進2000萬元的規模企業門檻。“可喜的是,震澤蠶絲業‘五朵金花’等更多企業也已逐漸成氣候!
榜單思維延伸入村
盤出稅收相當10億元企業
震澤鎮黨委副書記王恒介紹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作為“五張榜單”思維的延伸,震澤開始盤點村級小企業家底,通過細致丈量摸底,查清全鎮20多個行政村,共有小企業、個體戶、無證戶經營性土地955宗,總面積293萬多平方米,合計4405畝。其中法人戶580戶,個體戶、無證戶375戶。
王恒說,過去,村里向經營戶收取僅僅是毛估估的土地租金,國家規定使用土地需繳納每平方米4—20元的土地使用稅,但事實上這個稅種很少收取。震澤幾乎是吳江第一個吃螃蟹者。
家底摸清后,2013年度,對全鎮村級經營性項目征繳土地使用稅,共征繳稅收850萬元。相當于一個年開票收入3億元左右企業的稅收貢獻,如果按稅收留鎮比例來算,對鎮里貢獻,相當于一家10億元銷售的企業。
這項村級經營性土地稅收管理進籠子的辦法,很快起了“化學反應”。不到半年時間,震澤通過村級企業規范稅收等舉措,倒逼一批小微企業重謀出路,騰籠換鳳。貫橋村騰出了40多畝的防火板企業、沙場堆場,準備引進一家電梯企業。大船港、三扇、興華共騰出30多畝小作坊用地,用于引進一批轉型升級項目。“下一步,震澤將通過村與村結對比拼辦法,挖掘增量、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促使更多小微企業主動轉型!蓖鹾阏f。
榜單引領經驗
寫進鎮政府工作報告
春節期間,記者拿到了一份2013年震澤對“五張榜單”企業的獎勵文件。這份總獎金200多萬元的文件,表彰的是企業素質、集約利用和綜合貢獻三個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
看到這份文件,絲立方董事長盧云華興奮地跳了起來。他說,以前,看到別人領獎,只有眼熱的份。今年,絲立方一舉獲得6個獎項,包括兩項創新科技獎、一項品牌建設獎、一項蠶絲文化產業提升獎、一項畝均稅收貢獻獎、一項單位能耗稅收貢獻獎,總獎金達11萬元。“加上鎮里幫助申報蘇州、吳江兩級絲綢文化產業扶持獎勵資金等,我們獲得的獎勵和扶持資金超過70萬。”
盧云華說,2013年,對絲立方來說是個豐收年?備N售突破8000萬元,其中稅收超過700萬元,在全鎮所有企業里排名12位!皼]有‘五張榜單’引導,絲立方發展思路就不會那么明晰;沒有和榜單配套的個性化獎項,我們的貢獻也很難顯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