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中紡聯關于“踐行群眾路線”精神,遵照中紡聯王天凱會長提出的“深入調查研究、切實轉變作風”的要求;2014年3月3日,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楊兆華會長帶隊對家紡靜電植絨產業集群----浙江天凝鎮和油車港鎮進行了集中調研座談。
浙江省嘉善縣天凝鎮和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是中國家紡協會靜電植絨的產業集群地,2013年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復評通過分別授予“中國靜電植絨名鎮”。靜電植絨是運用于家紡行業重要的工藝技術之一,隨著家紡技術進步和家紡流水線及后整理設備的升級,植絨產品從單一的裝飾面料逐步運用到箱包、沙發、車內裝飾、服裝、地毯、包裝等多個領域。天凝和油車港鎮都已經形成了集紡織、印染、植絨等一條龍的產業鏈和工業產業園區。楊兆華會長通過實地調研企業并組織各地集群領導和企業家代表進行座談。通過走訪座談了解到:隨著08年金融危機對制造業的沖擊以來,天凝和油車港的植絨企業在面對嚴峻的市場壓力的同時,積極做好企業的升級轉型,產品從“追隨市場”向“適應市場”方向發生轉變,集群政府注重統一規劃,植絨企業加大研發和技術升級改造,從而使產品檔次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實地調研情況了解到,2013年兩地的植絨企業保持的較好的發展勢頭和增長水平。
隨著調研的深入,楊兆華會長指出;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及環境治理壓力的加大,植絨產業將繼續面臨著產業成本逐步提升的壓力,如何發揮天凝和油車港植絨行業的集群優勢和產業鏈配套及產品多元化優勢,是兩地日后發展的重中之重。楊會長提出首先要繼續加大企業自主研發和技術改造的力度,面對高企的節能減排及環境治理成本,天凝鎮的植絨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冷轉移印花及數碼印花技術在植絨行業的應用了,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發展未來的小浴比染色、環境生產下機器換人等方向,必然將植絨行業推向走效率化之路上去;同時植絨行業應該積極的走出去,植絨企業在家紡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從裝飾面料到沙發、地毯、壁紙、汽車內飾等等,可能植絨行業做不到消費者終端的品牌,可應該有自己的加工制造品牌及區域品牌,未來國內外紡織企業需要植絨產品加工的時候,都到天凝和油車港來。這需要當地政府和企業積極利用現有行業的平臺資源和國內外展會資源,同時楊會長也提出,協會將加強植絨行業和家紡行業的信息交流,積極推進植絨行業真正的走出去。最后楊會長就兩地對植絨標準問題進行了答復:現有紡織行業標準關于靜電植絨的有兩個,分別是《FZ/T 64011-2012 靜電植絨織物 》和《FZ/T 64013-2008 靜電植絨毛絨 》,隨著植絨行業的發展,在產品成熟的情況下,未來協會也將加快植絨行業的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