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各種保暖家居用品開始占領市場。枕頭作為人一生中最親密的“伴侶”,也紛紛“露臉”,然而,所謂有著各種功能的枕頭真能“高枕無憂”嗎?
伴隨科技進步,人們對枕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太空枕、人體工程學枕、保健枕、自然枕等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枕頭也開始進入消費者的視線,甚至有些商家們把這些產品的功能“神化”能到治百病;加蓄i椎炎的蓬萊市民隋女士花1000元在商場買了一個太空記憶枕,本來是想改善一下病情,但是使用不到半年,枕頭就開始發硬,即使用力按也只能出現一點凹陷。隋女士說頸椎炎沒怎么改善,落枕次數倒是增多。
據業內人士介紹,記憶棉枕有降低頭頸壓力、減少落枕、避免肩膀受風、抑制霉菌生長等特點。但是目前國內不少廠家使用的材質并非記憶棉,而是海綿加化學添加劑,不僅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對人體有害。
有些消費者喜歡返璞歸真,所以以自然材料為芯材的枕頭也受到他們的青睞。原始的枕芯多是谷類殼,如蕎麥皮、高粱殼等。
據專家介紹,現在市場上所謂的“自然枕”是商家的一種提法。意思是枕頭的材料使用更多的自然產品。但并不是說自然枕不含有化學材料,而且材料都縫在里面,消費者很難看到芯材。不過,即便是化學材料填充的枕頭和靠墊,只要達到衛生標準,消費者也完全可以放心。但是一些劣質假冒的產品就難以保證質量了。
蓬萊市民王女士前段時間在一街邊小店買了一個蕎麥殼做的保健枕,銷售人員說這枕頭對人的睡眠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經過嚴格檢查,是安全的。但王女士使用這個“保健枕”一段時間后,總覺得自己的眼睛不舒服,后來經過醫生診斷為眼睛感染,而感染源就出在這個枕頭里。王女士對枕頭檢查時發現,上面有很多針尖般大小的黑點,仔細一看這些黑點居然會動。據殺蟲專家介紹,這些蟲子應該是在出廠高溫處理時沒處理好所致。
蓬萊市質監專家表示,有些枕頭產品的pH值不合格,即產品過酸或過堿,這樣的枕頭會破壞人體皮膚表面弱酸性環境,并使皮膚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如今各種類型的功能枕充斥市場:助睡眠枕、抗菌除螨枕、明目降壓枕、生物力枕,還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定型枕頭。但繁榮的市場卻有著不完善的技術標準。
據了解,關于功能性紡織品的行業標準只有一個《保健功能紡織品(CAS115-2005)》,主要針對具有發射遠紅外線、產生磁場、抗菌3種保健功能的紡織品。但是目前市場上很多中草藥、防螨蟲甚至抗衰老的枕頭概念模糊,技術原理不明確。
品牌多、產品多、標準不明確增大了相關管理執法和抽查的難度。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小商家為了逃避抽查,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生產,而且他們的生產環境很惡劣。他們的銷售渠道一般有:套上大品牌的包裝標簽蒙混進入超市商場;直接供給一些村子的小商店;批發給流動商販;進軍電子商務在網上銷售。這些產品的特點都是以次充好,靠低價吸引消費者,購買時務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