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品牌家紡行業發展雖然時間較短,但卻異常快速,如今已經形成不下二十家頂級家紡品牌市場混戰的格局,并未有哪個品牌能夠異軍突起,形成強勢品牌。正是緣于這樣的市場競爭格局,群雄并起之下,品牌企業紛紛尋求突圍之策,以期盡快擺脫眾多品牌糾纏的亂局,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做實做強品牌,而是希望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盲目跟風概念、制造概念,以此來蒙蔽欺騙消費者,或許就會得不償失了。筆者認為,中國家紡品牌的概念營銷與白酒品牌的年份營銷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今的家紡產品可謂是概念滿天飛,理性概念和感性概念被家紡企業用得混亂異常,給消費者在產品認知上帶來極大地障礙,因此,提醒家紡企業切勿陷入概念空泛化的誤區。
產品概念炒作非家紡產品營銷正道
近年來,由于家紡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持續贏得高利潤,避免進入更加惡劣的價格戰漩渦,于是在產品質量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開始隨意附加一些概念,使本來看似平淡的家紡產品變成了創新型差異化的概念家紡產品。本來,如果企業專注于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開發出創新的差異化產品也無可厚非,但恰恰是一些家紡產品只有概念創新沒有品質創新,這樣直接忽悠消費者的行為一旦被揭露,將會給品牌造成極大地傷害。因此,筆者認為,家紡產品營銷陷入概念化的誤區非常道,家紡企業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技術研發和創新工作,切實地為消費者帶來真實的消費價值。
在對北京各大商場的調研中發現,過去常常被用來形容保健品的關鍵詞都用在了家紡產品上,比如“美膚、磁療、安眠,締造睡眠新概念”等詞句。在一些大型商場、超市發現,被子、枕頭等家紡產品熱衷打概念牌,雖然產品賣得很貴,但商家在解釋其“神奇”的功能時常含糊其辭,有夸大宣傳的嫌疑。更有甚者,一款美容枕稱其能在睡眠中調整女性身體機能,通過控制激素分泌,能夠滋潤營養皮膚、促進血液循環……
筆者認為,從營銷的本質上來說,理性訴求一定要實際,所謂的遠紅外、調節內分泌等創新元素進入到家紡產品中來,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存在,而且必須經過科學的銷售前的使用實驗驗證過的,才可以進入到市場中進行銷售;而感性訴求也一定不要夸大其辭,讓人們通過家紡產品獲得的情感體驗和情感滿足恰到好處,感性訴求概念上也不易過于夸大,讓消費者覺得空洞無物。
家紡營銷從概念走向價值回歸
筆者認為,家紡產品無論是走理性概念路線還是感性情感概念路線都可以被看作短視行為,在如今家紡行業市場競爭魚龍混雜的情境下,品牌家紡迅速從概念走向價值回歸才是家紡營銷的王道。
那么家紡品牌或者家紡產品的核心價值在哪里呢?
首先,做家紡就是做文化。家紡產品能否給消費者提供一種文化價值,成為衡量家紡品牌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產品文化是指以企業生產的產品為載體,反映企業物質及精神追求的各種文化要素的總和,是產品價值、使用價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統一,又是一類消費者群體在某段時期內對某種產品所蘊涵特有個性的定位。產品文化包含三個層次,用三個詞來表述就是“產品知識、產品質量、文化元素”。雖然簡單,但要做到被消費者追逐和崇尚甚至追捧也并非易事。在企業產品策劃過程中,可以這樣考慮產品文化的形成,企業必須認真研究消費需求,從需求中找到靈感,付諸實施,這就是不會說話不會表達的物件,但它可以被描述出來表現出來,于是就有了產品知識;有了這樣的產品知識之后,要讓這種知識發揮作用,就形成了產品質量,在消費者那里體現出各種合適的使用價值;在使用價值之外,產品能夠給消費者以什么樣消費體驗,體現了消費者什么樣的物質和精神追求,我們應該學會用合適的文化元素或者文化符號來呈現。
其次,做家紡就是做時尚。雖然說時尚也是文化的一種,但時尚還是要在做家紡時單獨拿出來進行思考的一項元素。家紡企業必須學會從多個角度來詮釋品牌的時尚內涵,包括技術研發的先進性、對于時尚元素的追逐性、時尚材料的創造能力等,但顯然,這些并不夠,企業必須要在家紡品牌的整個運營過程中全方位地追逐時尚,比如企業對于現代企業運營模式的追逐與感悟,比如企業對于網絡時代產生的新生消費群的研究,比如企業對于營銷革命3.0時代新營銷體系的把握和運用,比如企業對于經典、現在與未來所做出的正確判斷,等等,都在反應著家紡品牌的時尚性。并不是每一個行業都需要這么時尚,但家紡卻要像化妝品一樣把握時尚的潮流。然而,時尚最在意的是一個度的問題,沒有人敢否認手表、包包、香水等產品不時尚,但這些行業的頂級品牌在推出產品的頻率上更低更謹慎,因此,筆者認為,時尚并不代表著善變,在家紡領域,或許像著名香水、智能手機一樣,定期推出脈絡清晰的大單品式的做法,可能不失為創新之舉。
再次,做家紡就是做體驗。品牌的體驗營銷是品牌傳播的最新理念,通過采用讓目標顧客親身體驗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方式,讓顧客實際感知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或性能。這種方式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為目標,以服務為平臺,以有形產品為載體,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它進一步強化了消費者的核心地位,使顧客滿意由購中、購后的認知轉變為購前的預知,從而使消費者的購物風險得到了提前釋放,切身利益得到了可靠保障。如今,體驗營銷已經不可能離開互聯網,一些新媒體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與消費者一對一溝通的平臺,使營銷體驗得到最大化地釋放。做為家紡品牌做體驗營銷,完全可以打開更大的思路,引入消費者創造價值,使消費者從產品創新端開始就參與到家紡品牌的價值創造中來,聽取、吸取消費者的建議和意見,甚至讓消費者參與到具體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中來,發揮消費者的能量,使消費者不僅是家紡品牌價值的消費者還是家紡品牌價值的創造者,這樣建立起來的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是相當穩固的,這樣給消費者和企業市場營銷帶來的體驗是無與倫比的。談到體驗營銷,普遍認為是給予消費者以良好的體驗感,其實,企業何嘗不需要獲得良好的體驗,把消費者引入進來創造價值,是實現供求雙方建立良好體驗的最佳途徑,企業不妨一試。
最后,做家紡就是做生活態度。我們研究了大量的80后90后新生代消費群,與其說他們是一批有個性的消費群體,不如說他們是有態度的消費群體。家紡品牌通過市場營銷運營,可以有效地傳遞目標消費群所追求的生活態度。比如,利用新生代消費群對于愛的直接表達,可以傳達一種愛的率真的生活態度;比如,通過他們對于快樂的表達方式,可以創造一種樂活式的生活態度;當然,家紡做為以家庭為軸心的產品,可以營造出很多圍繞著愛心、愛情、孝心等創造出人們所追求的生活態度。但是需要提醒家紡企業的是,家紡品牌所需要承載的生活態度,必須是一個持續打造的過程,希望通過某種生活態度的打造營造出品牌忠誠度和品牌依賴感,企業切不可急于求成,把這種營銷方式又做成了短平快的概念。
結束語
面對現代市場新生代消費群體,企業切不可再盲目地跟隨或者創新概念上下功夫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企業必須切實跟進目標消費群的消費需求,滿足消費需求,創造消費價值。家紡市場競爭遲早要進入到巨頭品牌時代,要想在這個紛亂的格局中脫穎而出,實實在在地跟消費者進行溝通互動是必經之路,切不可再陷入概念空泛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