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3年3月,楊汛橋針織機械廠廠長孫鎮發調試第一臺ZJG-4-1型提花經編機,到如今在全國諸多經編產業集群中脫穎而出,“中國經編名鎮”、“中國窗簾窗紗名鎮”、“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針織窗簾窗紗分會”落戶于此,其中凝聚了幾代楊汛橋人的夢想和追求。
三十年磨一劍,楊汛橋人在圓夢征程上,雖經風風雨雨,但對產品創新的堅持和對技術的追求始終不渝,結出了累累碩果。集特色產品、裝備、人才、品牌于一身的集群優勢,鑄就了楊汛橋經編產業在中國經編產業,尤其是窗簾窗紗領域的領軍地位,為挺進國際經編窗簾窗紗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國內宏觀政策環境的變化,楊汛橋經編產業仍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去年,經編產業已占楊汛橋全鎮工業經濟的62%,年產經編布49.5萬噸,年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21%,成為了“2012年度中國經編行業創新基地”。
開創篇:
從“星星之火”到集群發展
1984年11月25日,紹興縣第一家民辦研究所——紹興縣拉舍爾經編織物技術研究所在楊汛橋成立,經編特色產業由此開始在楊汛橋生根開花……
1989年,由孫鎮發、金良順和他們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的6種國內首創新型拉舍爾提花經編機登上全國最高領獎臺,并成為全省7家國家星火獎企業之一。從此,這顆“星星之火”在楊汛橋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形成了遠近聞名的經編產業集聚區。
歷經三十載,通過幾代楊汛橋人的共同努力和創造,經編產業在楊汛橋完成了從粗放生產、密集加工向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蛻變,成為楊汛橋具有傳統優勢的支柱產業。
為實現產業擴張發展,楊汛橋應時順勢,于2000年開創了全縣首家經編特色產業園區,從小打小鬧走上整體區塊開發轉變,實現了人才集聚、產業集聚、技術集聚、資金集聚等發展模式,以華欣家紡、紳花紡織、裕隆控股、慶盛控股等企業為龍頭的一大批經編企業迅速成長,發展之勢銳不可當。
2002年,楊汛橋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經編名鎮”稱號;
2007年,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經編家紡名鎮”稱號,2010年更名為“中窗簾窗紗名鎮”。
轉型篇:
踏上“二次創業”新征程
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的陣痛,楊汛橋人開始思索出路,從那時開始,楊汛橋踏上了產業轉型、發展特色產業的“二次創業”征程。
楊汛橋確立了以經編產業城開發建設、重振經編家紡特色產業雄風的發展目標,以窗簾窗紗產業規劃為指導,加快企業技改提升和科技創新,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和特色產品,積極發展功能型、環保健康型、專業化、個性化的中高檔窗簾窗紗,推動產品升級換代、產業層次提升,增強核心競爭力。
劍峰布藝、奇諾家紡、精宏機械等為代表的22家年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的上檔次經編家紡生產加工企業和經編家紡機械制造企業,這成為楊汛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和“二次創業”的重要增長點。
為了進一步打響窗簾窗紗的行業影響力,楊汛橋鎮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柯橋窗簾窗紗及布藝博覽會。目前全鎮共有經編企業892余家,年產經編布49.5萬噸,年產值123億元。2012年,楊汛橋被授予“中國針織行業超百億元重點集群”、“中國經編行業創新基地”等稱號。
未來篇:
楊汛橋經編產業將大有可為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室美化、裝飾的需求不斷攀升,以經編為特色的家紡產品呈現出繁榮、快速發展態勢。“窗簾窗紗的銷量跟人們的生活水平有關,生活水平越高,窗簾窗紗的銷量越好,紹興乃至整個中國的經編產品都應該注意到這一趨勢。”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是一種趨勢,今后窗簾窗紗產業預計保持在20%以上銷售增速,楊汛橋已經看準了這一趨勢,明確提出了將窗簾窗紗產業作為特色產業來重點發展。日前,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針織窗簾窗紗分會落戶楊汛橋,這無疑會為楊汛橋經編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未來,楊汛橋將大力發展家紡、窗簾窗紗等經編產品,組建設立窗簾窗紗的研發中心、信息服務中心、檢測中心,規劃建造代表楊汛橋窗簾窗紗特色產業,集協會、商會、展會、天南地北楊汛人回歸基地為一體的財富中心,不斷提高經編家紡產業集群集聚度,爭取建立全國最大的經編窗簾窗紗產業集聚區。
行業協會落戶后,楊汛橋鎮還將力爭在今年制定1至2個經編產品的全省行業標準,這將有利于楊汛橋在全國經編行業中處于優勢地位。